2025.05.24 05:28 臺北時間

兒少節目闖北極5/ 帛琉人捕魚強調公平競爭 挪威原住民祭一招搶救馴鹿

mm-logo
娛樂
温貞菱會潛水,也重視環保,成為帛琉隊長的首選。 (公視提供)
温貞菱會潛水,也重視環保,成為帛琉隊長的首選。 (公視提供)
公視自製節目《下課花路米:全球暖化系列》深入北極、挪威和帛琉,以實境探索方式帶領小朋友親臨現場。除了北極團面臨較多挑戰,在帛琉和挪威的拍攝工作就順利許多。
製作人朱孝權表示,帛琉人很和善,但天氣非常熱,「還沒出門就已經去掉半條命。」製作團隊認識了當地的禁漁文化(BUL),一旦發現某些魚數量減少或值繁殖季,酋長就會發布禁令,要求人民遵守。
朱孝權說:「捕魚方式也是令我們大開眼界。例如他們強調人跟魚的公平競爭,我從來沒有想過。人類多半以其優勢大量捕魚,但帛琉人強調跟魚一對一單挑,我如果贏你,就把你帶回家。」至於挪威團原本打算拍攝原住民薩米人放養馴鹿的壯觀畫面,即使行前再三確認應可拍到,仍因氣候之故錯失機會,令人扼腕。
朱孝權解釋, 全球暖化以前,放牧的馴鹿會挖開積雪吃苔蘚,但全球暖化導致氣候改變,積雪因冷熱交互作用變成硬冰,馴鹿因吃不到苔蘚而大量死亡。薩米人遂把原本的放牧方式調整成放養,每年到了一定時間就要把大批馴鹿趕下山吃草,以免牠們餓死。
20250515insight003
挪威團拜訪自給自足的生態玻璃圓頂屋。(公視提供)
《下課花路米》是專為學齡兒童製作的實境節目,開播至今逾20年來獲不少獎項肯定。賴彥如不諱言,兒童節目要以孩子為主體,但說來簡單,實際操作卻很難,最大挑戰是如何贏得他們的心。朱孝權表示,製作兒童實境節目,不要跟參與的小朋友強調自己希望的走向,順應形勢發展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吳建瑱很重視孩子的情緒,她認為要適時引導兒童、給予他們思考的方向。或許做節目的過程中,「某種程度會覺得心累,因為要陪伴,但唯有如此才會看到他們的變化。」
更新時間|2025.05.24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