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一定被複製,但極有可能會重演。」詹璇依說,投資最需要克服的是人性,怎麼在相對低點搶進、相對高點賣出,甚至是轉換標的,需要累積一定的投資功力。
「投資市場有兩大主要策略,是再平衡和再配置,操作好,投報率就會漂亮。」詹璇依說,自己是在2022年開始使用理財機器人,最大感觸是能克服人性,降低投資失誤。
她進一步解釋,這些投資人都可以手動操作,不過,要是遇到4月初股市大跌,就容易慌張,到底現在該加碼還是減碼?要轉換資產配置嗎?「績效不是重點,方法才是,當你不曉得該往哪走,就交給能處理大量數據、排除人性弱點的理財機器人。」
2022年開始,詹璇依抱著嘗試心態,使用復華投信「強勢通」理財機器人系統,至今報酬率讓她很滿意,尤其現金部位保留、基金防禦力讓人印象最深刻,「市場波動時,機器人會幫我判斷投資方向,再由我點頭決策,等於拿12萬元去hire一個理財顧問,CP值蠻高的。」「強勢通」的投資門檻是單筆12萬元,她直呼很划算。
此外,「強勢通」也會依據個人風險屬性替投資人配置股債比例,需要轉換配置、調整現金水位都會用簡訊或email通知,只要不贖回,就會將成本、獲利再投入,不斷滾大本金,「再平衡」就是調整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再配置」是隨著市場多空來調整投資及現金比例。
事實上,理財機器人會根據投資人的風險屬性提供合適的個人投資配置,「強勢通」以強勢型(股票、平衡基金)、均衡型(股票、平衡、債券基金)和溫和型(同均衡型、剔除高風險RR5基金)3大投資屬性族群分門別類,
今年上半年,台股高檔震盪後拉回,就有網友實戰分享,「強勢通」在3月採取防守策略,系統將現金比率拉升至42%,所以在4月初股災來時降低衝擊,到4月中旬,股市逐漸回穩,現金比例由45.11%調降至32.5%,4月25日現金水位又由32.55%調降至27.5%。由此可證,AI導入的理財機器人較能排除人性干擾,投資決策誤判機率降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