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輝達)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炫風來台,AI話題熱度再起,特別是結合機器人相關應用,都將為各產業注入新動能,「機器人將是未來的經濟核心。」黃仁勳登高一呼,市場都認同,第4次工業革命即將來臨。
事實上,機器人並不單指人形機器人,只要透過AI技術、大數據分析、大量取樣或即時偵測環境變化都算。在投資理財領域中,系統利用演算法等相關技術,為投資人提供客製化建議、建立風控制度,例如能隨時偵測投資市場變化的理財機器人,就讓投資人操作更輕鬆。
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全台有17家業者有理財機器人服務,累積規模達新台幣131.11億元,較去年(2024)同期上升49.72%,累計客戶數年增15.22%、突破21.6萬人,2025年全年資產規模可望突破200億元關卡;其中,理財機器人業務在今年第1季的季增幅17.03%,多了19億元,凸顯在科技導入下,投資理財變得更簡單,投資人接受度也大幅提高。
另外,政府逐漸放寬監理機制也是促成產業發展的一大助力。金管會最早在2017年發布「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並開放機器人理財業務,2021年放寬「自動再平衡交易」規範,去年(2024年)10月,「機器人理財監理原則」正式納入「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管理規則」,讓原屬於自律規範的法令位階拉高一個層次,監理制度更嚴謹。

盤點理財機器人服務業者,以銀行業9家為最多,投顧和投信各有4家,其中最受投資人關注的當屬復華投信推出的理財機器人「強勢通」,不僅會依據市場當下變化、景氣循環位階等條件提供投資人資產配置建議,期間內還會不斷調整配置比例和區域,尋找超跌或被低估市場,且不主動停利,讓長期持有的投資人能完全參與市場。尤其對於無暇盯盤也不知如何決定買賣點及標的的上班族來說,更是省時有效率的機制。
觀察「強勢通」理財機器人的運作,以大數據及計量模型分析、執行海量運算和矩陣比對,通過4個系統化步驟汰弱留強並優化投資組合,先挑選強勢的股、債市場,再找出強勢區域,不斷監控市場多空訊號,每天檢視資產配置績效再提出合適的投資建議。要是市場波動太大,AI理財顧問也能提供決策建議,或啟動再平衡及再配置,讓投資人能迅速回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