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題/不靠建商也能翻新老屋 都更三條路自主更新勝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自辦都更能讓住戶自己蓋新房子,政府提供補助,更新後可100%分回居住面積,不與建商分潤。(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自辦都更能讓住戶自己蓋新房子,政府提供補助,更新後可100%分回居住面積,不與建商分潤。(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走走在台北市的巷弄間,常可見外牆斑駁、管線裸露的老舊公寓,不僅影響市容美觀,更潛藏居住安全的隱憂。台灣正面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老屋重建危機,然而都更仍舊牛步化。
目前常見的都更模式,包含公辦都更、民辦都更及自辦都更三條路。前二者仰賴政府或建商主動提案;唯自辦能讓住戶自己做主、掌握進程,且可100%分回居住面積,不與建商分潤。但如何自己當老大蓋新房子?本刊走訪專家,提供一套從組織到融資的自辦都更實戰攻略。
「這是你們的家,你們就是老大!組織自主更新會,自己當建商,發包營造廠蓋新房子,政府還能全程輔導支援,居住面積100%分回,完工成屋銷售,利潤也是100%共享。」假日早晨風強雨驟,北市文山區居民擠滿里民辦公室,踴躍參與都更宣導,主講的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林注強說,如果自家社區還未被建商插旗,就不要再被動等待了,趕快籌組更新會,自辦都更。
20250611money001 (3)_2025-06-11.jpg
台灣正面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老屋重建危機,可惜都更進度仍牛步化。

公辦都更 地大較耗時

「自辦都更」的本意是自己的房子自己蓋,但居民仍疑惑:建商合建,不必管事、不必付錢,輕鬆等入住,這樣不是很好嗎?反觀自辦都更,除了要自掏腰包出錢,還需自己盯所有大小事,相對麻煩許多。
20250611money001 (5)_2025-06-11.jpg
自主更新可向銀行申辦土地100%全額貸,反觀民辦都更,建商最多只能貸到8成。
林注強坦言,都更的前期資金,確實要住戶自行出錢,但是當土地信託給銀行、貸款資金撥下來,就能償還這筆前期預備金,「十年都更路,瞄準的是未來完工的價值,不計自宅價值,售屋利潤每戶賺千萬元跑不掉。」林注強強調,漲價都歸出資者(地主)所有,這才是都更的最終目標。
20250611money001 (4)_2025-06-11.jpg
都更資源豐富,只要有10戶以上地主連署,政府或民間團體就會出動宣講。圖為都權會理事長林注強。
檢視國內都更形式,包括公辦都更(政府主導)、民辦都更(建商主導)、自辦都更(地主主導)等三種,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指出,公辦都更是由政府擔任實施者,可自行實施,也可委託民間建商實施,但要地區內有大量公有土地、文化遺產等,或是危及公共安全的地區,政府才會優先接手更新。
公辦都更的優勢在於公信力高,通常能獲得較高容積獎勵,「但選定單元的基地面積也必須很大,因為要回饋做為公園、圖書館、公有設施等公益用途,小則千坪、大則一公頃,地主整合耗時,程序冗長,光是規劃到動工就需要五至七年,這還不計入建造時間。」錢奕綱分析。

民辦都更 分回剩六成

至於建商主導的民辦都更,是目前市場最常見的模式,建商承擔所有資金風險及整合工作,地主不必出資就能參與都更,並享有拆遷補助和租屋津貼。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建商通常要求分回30%至40%的房產面積,多數以64拆分,精華地段則會以73拆分。
以新北蘆洲自辦都更案劉有祺的一樓住家為例,土地坪數九坪,都更後的新宅可擁有權狀坪數33.06坪,如果是民辦都更,以6:4與建商分拆,權狀面積則只能分回6成,也就是19.8坪。
若是北市連雲街自辦都更案,地主于復華家可100%分回面積45.2坪,民辦都更由建商主導,以精華地段7:3分拆,于復華的分回面積則將縮小至31.64坪(45.2坪×70%)。
20250611money001 (2)_2025-06-11.jpg
政府對自辦都更給予全案管理統籌團隊輔導,讓地主不必從零開始摸索。左為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
「都更之路遙遙無期又很複雜,甲地主被A建商圈住,乙地主是B建商的好友,丙地主擔心變成爛尾樓,一輩子的努力打水漂;同一個社區換了7、8個建商,30年過去仍無法成案是常態。」都更推動師林志恆說,協商的種種不容易,讓都更窒礙難行,不如自己掌握主導權,由估價師評估明確的權利變換比例,透明公開。

自辦都更 輔導資源多

也因此,近年自辦都更的模式逐漸興起,以現階段台北市核准的都更案中,就有3成是自主更新會申請,比例逐年增加,顯示地主意識正在覺醒,籌組自主更新會,並擔任實施者,完全掌握主導權,且全數分回房產價值,不必與建商分潤。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針對自辦都更提供多項資源,給予全案管理統籌團隊輔導地主,坊間也有都更團體如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提供免費諮詢,地主不必從零開始摸索,「新北住都中心會成立團隊協助自主更新會,尋找建築師繪圖、估價師估價、營造廠施工,及建經公司、土地信託、銀行核貸、送審事業計畫等,都更一條龍服務都包辦,費用收取3至5%的行政作業費。」錢奕綱說。
對於自主更新的前期預備金,目前雙北政府也都提供補助,北市府總補助款為580萬元,新北市府為630萬元,分階段給予,「前期工作包括說明會、地籍調查、更新單元劃定等流程都要支出,可利用政府補助,讓荷包喘息。」林注強說,等土地信託、銀行核准撥款後,就能還給地主這筆支出。
20250611money001 (1)_2025-06-11.jpg

銀行融資 放寬全額貸

林注強強調,地主要拋棄「零出資」的幻想,把自己當作建商,用投資思維看待,前期小額投入,例如每戶每月2千元運作基金,可換來後期上千萬元的增值利益。林志恆更是直白地說:「買車不花錢嗎?買菜不花錢嗎?何況是老屋變新屋,可以一毛錢都不用出嗎?這是奇怪的邏輯。」
以一個月2千元、一年2萬4千元計算,倘若有50戶共同參與,一年累積就破百萬元,有了這筆前期準備金,再加上政府補助,足夠找專業的全案管理來整合、請專業代書做地籍清冊及其他工項。林志恆形容,這是「共同創業」的概念,大家有共識,才有底氣走下去。
事實上,都更相關資源豐富,像是台灣都更權益促進會就積極為民眾都更宣講,「只要該社區有十戶以上地主連署,願意出席聆聽,找好場地,我們夥伴就過去,把地主應該知道的都更基本知識、法令權益、為何要出錢、出錢可以換到什麼樣的利潤,都會跑出報表,讓地主一目了然。」
此外,自辦都更最大優勢在於銀行融資,《都市更新事業優惠貸款要點》法規已放寬,凡是自主更新或災區重建,可達到100%全額貸,相對來說,建商最多只能貸到都更總經費的8成。
「早期民辦都更,地主把土地拿給建商信託或借貸,若遇到不肖建商,拿到錢跑走,地主的家就變成爛尾樓。」林注強說,但自主更新能有效避免悲劇發生,因自主更新採取「集體合議制」,每個人都是共同所有權人之一,也是共同擔保人,所以沒有任何一位地主能捲款潛逃,確保都更過程順暢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