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意見發表上,葉宗洸以軍事戰備為由,提到俄烏戰爭的狀況,烏克蘭的化石燃料發電廠都被俄軍摧毀,唯一剩下核電廠,由於烏克蘭70%都為核能發電,還是可以繼續提供國內用電。至於外界質疑核電廠是否會成為敵人攻擊目標,葉宗洸強調,核電廠不會成為攻擊目標,因造成衝擊是全世界性的,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時會攻擊核電廠。
葉宗洸還談到福島核災事件,強調從來沒有核電廠因為地震造成致命性毀損,加上核三電廠的耐震能力是台北101的2倍;福島核電廠當時是因為海嘯入侵,加上緊急用的發電機在地下室,後來因沒辦法用電將冷卻水打入,最終導致爐心熔毀。葉宗洸強調根據相關評估,核三防海嘯能力可達19公尺,而且發電機也都在地上,地震、海嘯都不會對核三造成破壞。
有部分專家提出核電廠只能使用40年的論點,葉宗洸提出美國現在就有80幾座核電廠,機組在超過40年後仍繼續延役。最後,葉宗洸更強調,核能雖然占比5至6%,但卻是很關鍵的。
曾文生針對核三機組是否延役,他認為現在公投並不符合程序上的要求,因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當中的「確認無安全疑慮」現在到底要怎麼做到?
曾文生也提到雖然缺少核能5至6%供電,在核能除役後,台電現在備轉容量低於6%的天數幾乎沒有,至於外界質疑「火力全開」導致空汙影響,他更是闢謠提到,從2016年至今台電機組的空汙排放量已減少7成。而核能機組是否能展延重啟,曾文生強調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科學流程,這些都不是簡單投票就可以決定的,他也質疑正方,指核三指需要一年就可以展延重啟,「到底國外有什麼樣的電廠,一年內就完成安檢、重啟,希望你(葉宗洸)能告訴我們。」
第二輪意見發表,葉宗洸一開始就強調,如果今天行政院有提出核能延役評估,就不會有這項公投了,現在就是因為沒看到才會演變成公投。葉宗洸表示,現在是由政府主導能源政策,會導致台灣供電緊迫的狀況,台電董事長在這邊「完全沒有著力點」,台電就算知道核能的成本每度只要1.5元,也不能用、不敢用,必須花更多錢買更貴的電,台電怎麼可能不虧損?作為民眾當然不希望台電這樣下去,而行政院打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這不就是納稅人的錢嗎?」現在卻變成不撥補就要調漲電價,對民眾來說是很悲哀的事,「這合理嗎?」
葉宗洸接著又提出台電出現供電緊迫的狀況,幹嘛將除役的機組都轉為備用,「保留這麼多停機待用機組做什麼?只會讓人民覺得講一套做一套。」他呼籲行政機關應該要有積極作為,讓剛停止運轉的核三2號機,讓它至少在一年內恢復停機待命的狀態,保留核電機組做為緊急供電的來源。
曾文生首先回答葉宗洸的問題,燃煤儲存量可以超過30天,把燃煤機組當成國安戰備機組,在環評會一而再,再而三說明過。曾文生提到台灣的能源政策走向及歷程,非核家園訂在環境基準法一段時間了,今年2025年民進黨政府沒有改過核能執照的時間,順著時間到期了,今年5月修改了核管法,把執照運轉時間及屆期後可以再申請的可能性打開了,不過他再度提到核能政策要有3個原則,第一「安全要能夠確保」,第二「核廢料要有解」,第三「民意的支持」,同時在這些前提之下,核安單位必須要提出修法後相關的執法,必要的安全檢查有哪些項目,上個禮拜核安會已經提出來了,台電當然要依照核安會要求的來工作。
曾文生認為,現在核能的使用被簡化成「非核家園」「不是非核家園」,但卻把背後的一些價值忽略掉了,「我想沒有人會反對它(核能)在安全的前提來進行。」他也強調,各種發電方式都有正面效益,以及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怎麼減少副作用所帶來的損害,才是台電身為一個電力公司應該做的工作,這些都是需要仔細審查及評估過後,跟所有國人說明,並取得支持。
曾文生更補充提到,除了安全議題外,台電也針對高階核廢料選址進行立法工作,因為需要有負責任的態度,真正積極去尋找,未來高階核廢料可能的解方。面對正方總是以重啟核電、繼續運轉,講成不用花很多錢、很容易的事,事實上對台電來說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