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及《北京日報》報導,小哲在台灣交流期間,結識一名自稱「學姊」的女子。對方主動靠近並頻繁示好,甚至常相約逛街、吃飯,兩人很快發展戀情。
返國後,小哲進入一處涉密實驗室工作,這名「學姊」多次以「情侶查勤」為由,要求他拍攝實驗室照片或分享研究資料。隨著時間推進,對方所索取的內容逐漸從普通訊息升級為實驗數據與科研機密。小哲曾試圖抽身,但因遭對方恐嚇「已經洩密」,只能繼續交出更多資訊。
據中國國安部調查,這名「學姊」實際上是境外間諜機關人員,最終從小哲手中取得約百份與國防軍工相關的情報,報酬共計4.5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9萬元)。案件曝光後,小哲遭逮捕並入獄。
不過,此案也引發質疑。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指出,案例內容疑點重重。
首先,在中國能進入涉密實驗室的人員,必須通過嚴格政治審查,剛從台灣留學歸國的人幾乎不可能錄取。其次,中國涉密人員的手機與電腦多會受到監控,他質疑「小哲」是如何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傳送大量機密給「學姊」。
矢板明夫更直言,若真有百份軍工機密外流,僅換得19萬台幣報酬,平均一份不到2,000元,金額顯得過於低廉。他認為該案過於戲劇化,細節模糊,可能是中國官方藉由「美人計」案例來加強防諜宣傳。
目前,官方與學者的說法仍存在落差,事件真實性引發各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