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14:10 臺北時間

依循感官線索 跟著《台北畫刊》發掘臺北秋日風光

mm-logo
《台北畫刊》9月號透過感官線索,引領讀者重新認識臺北。
《台北畫刊》9月號透過感官線索,引領讀者重新認識臺北。
時序入秋,天氣漸涼,適合走出家門,依循色彩、聲音、氣味等線索,尋訪臺北的多樣風情。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發行的9月號《台北畫刊》,以「感官臺北」為主題,從畫作、建築及料理出發,帶領讀者展開一場城市探索之旅,同時介紹秋季登場的台北水舞嘉年華、臺北爵士音樂節、秋OUT音樂節等,邀請大家一同品味臺北的繽紛與精彩。
觀傳局表示,畫作封存了不同時代的城市記憶,本期《台北畫刊》便由創作者藝術蝦帶路,引領民眾走入臺灣名畫的畫中風景。例如大稻埕早在日本時代就是許多畫家喜愛的寫生地點,不妨走進郭雪湖《南街殷賑》的市井風情、對照倪蔣懷《裏通》的河溝風光,一探臺北百年歷史文化的延續與變遷。民眾也可循著畫家鄉原古統的《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沉浸於北投的硫磺氣味與溫泉暖意中,或是探訪畫家席德進筆下的林安泰古厝,在清代閩式大宅及庭園裡,感受臺北避世絕俗的寧靜。
20250911cnt002 (2)_2025-09-11.jpg
走在迪化街上仍可感受郭雪湖《南街殷賑》中描繪的市井風情。(攝影/李智為)
觀傳局指出,在臺北今昔對映的風情中,還可跟著建築學者李芝瑜的腳步,來趟深度的臺北建築小旅行。如富邦美術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是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築,也是以身體感知藝術文化的絕佳去處。此外,還能以味蕾連結建築場域,例如坐在大稻埕街屋改造而成的裏Ura.219,透過飄香的咖啡及茶點,領略臺北的文化韻味。而將於11月登場的「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則開啟許多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建築空間,讓民眾不僅能窺見老屋的蛻變,更能探索建築與城市文化如何共生共融。
20250911cnt002 (3)_2025-09-11.JPG
富邦美術館戶外雕塑透出的光影,與城市夜色相互映照。(攝影/王漢順)
隨著秋日大地色彩的變換,市場也開始出現應景的農漁物產。觀傳局表示,在此食欲之秋,不妨跟著飲食作家比才走入市場採買當季時鮮,以連結風土的食材入菜,如「香草醋漬蕈菇」、「地中海風水煮海鮮」等,都是充滿秋日風味的料理,又或者帶上一份野餐輕食,至戶外欣賞隨季節變換的風景,度過愜意的秋旬時光。
20250911cnt002 (4)_2025-09-11.JPG
以當令食材做成的「地中海風水煮海鮮」,為餐桌增添季節風味。(攝影/王漢順)
本期《台北畫刊》也帶領讀者從捷運國父紀念館站啟程,走入國家鐵道博物館、松山文創園區等場域,一探臺北城東的藝文生活廊帶。喜愛藝文活動的朋友,更不可錯過秋季登場的臺北爵士音樂節、秋OUT音樂節、臺北白晝之夜與台北水舞嘉年華等盛會。此外,年度美食盛典臺北國際牛肉麵節將於10月舉行,本期也探究臺北的牛肉麵如何從街邊小吃走向國際,成為旅客來臺灣必嘗的美食。
20250911cnt002 (5)_2025-09-11.jpg
國家鐵道博物館展示典藏車輛,讓民眾一探臺灣的鐵道文化。(圖/國家鐵道博物館)
20250911cnt002 (6)_2025-09-11.jpg
台北水舞嘉年華期間,每晚上演精彩的水舞展演。(資料照/臺北市觀光傳播局)
想了解更多《台北畫刊》的精彩內容?民眾可至臺北捷運市政府、忠孝復興、西門、臺北車站、民權西路、中正紀念堂等站,及臺北市各旅遊服務中心、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與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與各分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等地點免費索取,或至「臺北旅遊網」《台北畫刊》專區及Hami書城、Readmoo讀墨、TAAZE讀冊生活、BOOK☆WALKER臺灣漫讀等平臺下載閱讀電子版。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廣告)
更新時間|2025.09.11 14:1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