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8:00 臺北時間

鏟子超人救災濺血!碎玻璃刺穿腳底「外傷手術破500例」 厚底鞋也擋不住

mm-logo
時事
不少志工與民眾被碎玻璃與鐵片割傷,花蓮慈濟醫院截至28日為止,已完成502例清創縫合手術。(翻攝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不少志工與民眾被碎玻璃與鐵片割傷,花蓮慈濟醫院截至28日為止,已完成502例清創縫合手術。(翻攝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颱風樺加沙引發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花蓮光復鄉滿地厚重淤泥,許多投入清理家園的「鏟子超人」志工,不慎踩到釘子、鐵片或被碎玻璃割傷,短短幾天內已有超過500人因外傷接受清創與縫合手術。花蓮慈濟醫院指出,這些看不見的「暗器」成了災後另一大威脅。
慈濟醫療隊自9月24日進駐當地,原本診治以內科為主,但隨著重建展開,外傷病例急速增加。從最初一天0人,到第五天單日就有206名外傷患者,累計至28日為止,醫療站已完成502例清創縫合手術,整體診治人次突破1224人。醫護人員形容,許多傷患是在清理時不慎被割傷,甚至有人厚底鞋仍被碎玻璃刺穿,鮮血滲出,需立刻縫合止血。
院方坦言,處理這些外傷不僅需要醫師與護理人力,還涉及麻醉藥物、縫合器械、敷料及破傷風疫苗等大量醫材補給。特別是疫苗須全程保持低溫保存,為此團隊必須攜帶行動冰箱,並隨時監測溫度,確保效力不失。藥學部也強調,災區醫療物資的調度與保存,幾乎是另一場後勤戰。
除了西醫,慈濟也攜手花蓮縣中醫師公會,為連日搶救的特搜隊與志工設立中醫區,提供針灸、推拿及藥物調理。醫師提醒,救災人員長時間在烈日、風吹雨打下,容易出現肌肉痠痛或風寒症狀,若忽略自身健康,恐影響後續救援效率。
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醫療支援必須不中斷,才能確保鄉親與救災人員的健康。面對重建漫長,醫療團隊將持續駐守災區,守護最前線的每一位人員。
更新時間|2025.09.29 18: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