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伯克原先是德國外交部長,反中挺台急先鋒。外長任內,逢中必反,逢台必挺。但當了聯合國大會主席,見了老共總理,不管有沒有說「恪守一中原則」,最起碼,她沒力挺台灣。總是這樣,列強挺台,說得比做得多。
今年5月,開世界衛生大會。我方外交部的官方說法是:「台灣獲得7大工業國集團、50餘國行政、立法部門、歐盟、歐洲議會及理念相近國家駐台機構等,以具體行動,表達對我國推動參與的強力支持。」外交部這說法,的確沒錯,各國的確表態支持。
問題是,這種支持只是口惠,喊一喊而已。都「50餘國行政、立法部門」支持了,若提案表決,就算沒通過,也是轟轟烈烈,幹了一場。可惜,也就是喊喊而已,從來不曾見哪一國,敢撩落去,說到做到,天翻地覆大幹一場。
1971年,台灣喪失聯合國會籍,但,卻還留在聯合國下屬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兩大金融組織。那時,中共鬧文革,金融體制落後,但更重要的,則是美國與我國還有邦交,背後死命撐著。1979年,美國斷絕與中華民國外交關係,第二年台灣就被這兩個國際金融組織踢出來。
今年6月下旬,美國眾議院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專為台灣量身訂做,替台灣重返IMF鋪路。這法案,還得由參議院通過,然後送交總統川普,簽署生效。這法案若生效成真,美國聯邦政府可就得拿出真本事,替台灣重返IMF保駕衝鋒。然而,這法案出爐後,到現在,還躺在參議院。就算參議院通過,川普是否買帳簽署,也是未定之數。
如果稍微拉長時間軸距,在腦海裡仔細搜尋,似乎台灣民眾印象比較深刻的,都是各國議會、各國議員,接二連三,綿延不絕,宣示各種挺台立場。在這之外,各國行政部門,也就是各國政府,殊少以實際行動挺台。
就說美國老大哥,全力協助台灣國防,販售武器、訓練軍隊、來台參與演習。但在此之外,就沒見美國在聯合國暨聯合國下屬機構,鼓動風潮,率領一缸子反中國家,提台灣入會表決案,和老共對著幹。
台灣在國際混世道,表面上自我感覺良好,說有五十餘國支持,其實無妨;但心裡面,可千萬有底,曉得厲害與利害。碰到緊要關頭,可千萬不能高估各國口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