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距離上市日不到10日,卻連爆疑慮。現行法規中,加熱菸被分為菸草柱(菸品)與組合元件(加熱器),尤其組合元件更是因為缺乏妥善細節規範,受到質疑。法律界人士指出:「目前小到從組合元件是否要加註警示圖文,大到販售禁止公開展示的法源,法規方面竟都沒有明確答案跟標準?我認為這些缺口,將會成為未來行政、市場糾紛的溫床。」
律師指出:規範不足,銷售端兩難!
一名長期研究菸害法規的律師直言:「組合元件本質上就是電子加熱器,性質更類似打火機、火柴,理應比照一般電子產品規範。但政府因為它需要搭配菸草柱使用,硬是把它納入《菸害防制法》與菸品一併管理,可是細節配套卻還沒想清楚就開綠燈,結果就是掛一漏萬。」
他更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模糊空間將讓銷售端陷入兩難。「法律原則上禁止菸品廣告與促銷,雖然施行細則有排除『使用說明書』,但如果店員多解釋幾句,讓消費者覺得理解更方便,主管機關會不會認定這就是廣告?未來執法人員判斷將會非常困難,會有爭議。」

禁止展示惹議:消費者知情權受限
另一個爭議點,就是國健署禁止商家陳列展示加熱器。法律雖然在《菸害防制法》第13條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展示辦法,第38條也明定違反者可罰,但現行展示辦法從未針對「組合元件」進行增修條文,才產生灰色地帶。
律師直言,若主機如同電子產品卻被全面禁止展示,消費者就難以比較、理解產品特性,恐怕已影響到《消保法》保障的知情權。「買東西卻看不到實體,不知道主管機關是否有先和消保團體或產業端、通路業者作過討論,這樣真的合理嗎?」
對於未來如何因應,各大連鎖超商、超市態度均表達婉拒受訪,免稅通路也強調法規尚未明朗,無法表示意見。不過,據本刊觀察,目前市面上已有幾家所謂的 IQ*S「代理門店」,店內人員向舊客戶透露的最新訊息是:「全*便利商店可能僅販售菸彈,不會販售主機,或是另採會員預購方式;價格上也會更貼近一般紙菸,一條落在1400至1600元,低於合法前2200至2400元的售價。未來這些直營店仍會持續營運,且價格預期仍比便利商店通路便宜50至100元。」
而針對可販售的加熱菸主機型號、外觀,新北市某連鎖菸酒專賣店也私下透露:「目前狀況是,我們連可以賣的品項長怎樣政府都沒公布,加上不能展示的法律紅線很明確,就算在門口掛牌寫出本店販售加熱菸的文字,也可能違法,都只能先觀望。」
該菸酒專指出:「在這樣的狀況下,連業者都還不知道,更別說消費者很難清楚分辨哪些品項合法,將來還可能出現非法陸製或本土副廠主機低價入市搶商機的現象,就看政府未來怎麼因應。」令人憂心未來加熱菸市場秩序,將更難管控。
二手買賣、維修出問題!消保官拒答
除了以上爭議,組合元件的規範也相當模糊。律師舉例:「加熱器附的充電線到底算不算組合元件?如果算,店家免費換線就可能違反『不得免費供應』;如果不算,那主機出廠時隨附充電線,又可能違反『不得與其他物品綁售』的限制。」
面對知情權、維修保固等諸多疑問,北市一名消保官則表示,由於加熱菸尚未上市,許多細則還難以評估落實狀況,因此暫時無法回應具體看法。但這樣的拒絕回答,反而凸顯政府第一線人員對未來消費爭議的陌生與準備不足。

法律界呼籲:應重視實務,修法才是真保障
法律界普遍認為,未來最容易爆發訴訟有兩大焦點,一是展示與廣告的界線,另外一個就是包裝規範。「政府應該為組合元件訂立專章,像是涵蓋製造、販售、展示到維修與保固,而不是硬套入紙菸規範中,透過參考國際菸害防制新規,以及找來經銷通路和產業開會討論,這樣才能真正保護消費者與業者權益。」隨著加熱菸上市倒數,真正的挑戰即將開始。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