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4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川普再拋驚人主張!稱關稅讓美國致富 發「紅利」每人至少2千美元
2025.11.10 09:02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拋出驚人主張,聲稱美國因其關稅政策致使國家「變得富有」,將向除高所得者外的所有美國人發放「每人至少2,000美元(約新台幣6.2萬元)」的紅利。他強調,美國目前是「全球最富有、最受尊敬的國家」,並批評反對關稅政策的人是「傻子」。不過,財政部官員隨後也澄清,目前沒有正式提案送交參議院,並強調「這只是總統的構想之一。」

時事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急喊卡 醫師提「對症下藥」2解方
2025.11.07 18:19
健保整體支出逐年持續擴大,衛福部研議對二代健保制度改革,打算把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改成「年度結算制」,預估將有480萬人得多繳補充保費,此消息一出引發民眾反彈,目前已緊急喊卡。醫師姜冠宇今(7)日po文,提到補充保費 不是萬靈丹,「使用者付費」要瞄準健康風險才公平,而他也提出「對症下藥」2解方。

時事
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前夕 NET病友籲健保補助救命藥物
2025.11.07 16:47
11月10日是「國際神經內分泌腫瘤日」,今(7日)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病友關懷協會在立法委員劉建國的陪同下,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期盼能提高社會大眾對該疾病的認識,同時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儘速將新型治療藥物納入健保,減輕病友沉重負擔,避免台灣病友仍需跨海求醫的困境。

財經理財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暫緩 他嘆:說不能倒「但漲保費都說別找我」
2025.11.07 10:26
衛福部擬改補充保費來補貼健保黑洞,不過旋即引發反彈聲浪,行政院昨晚指示暫緩規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對此,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應給予部長石崇良願意改革鼓勵,並直言每個政治人物都說健保不能倒,但談到漲保費就雙手一攤說「不要找我」,這樣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時事
醫界籲加熱菸上架勿「打假球」 應如實課徵菸稅降低健保壓力
2025.10.14 10:16
延宕2年多的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終於在10月11日由主管機關審查通過,第一批合法產品可正式上架。醫界認為,這不只是產業管理的進展,更關乎全民健保的永續財源。多年來積極倡議此議題的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醫師指出,《菸害防制法》早於前年3月22日正式施行,但主管機關卻以「健康風險評估」為由技術性拖延,讓市場陷入「地下流竄、合法卻難上架」的矛盾。

時事
救命化痰藥「不敷成本退出台灣」 醫師批:健保殺價到印尼廠做不下去
2025.09.30 11:07
近年國內缺藥問題頻傳,台灣常見化痰藥物「氣舒痰」因藥廠評估健保核價不敷成本,將停止供應、退出台灣,引來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砲轟「台灣他X的健保奇蹟,一罐救命的化痰藥物,殺價到印尼廠都不做。」

時事
急診醫師出走潮3/日漸病危的健保體制 導致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
2025.09.28 05:28
面對衝突時,陳舜任以往也偶爾會暫停手邊事、為護理人員挺身而出,但後來為了看診順暢,大家都選擇冷處理、退讓,與「不知為何」的道歉。他苦嘆:「兒童急診室每一班配3至4位護理師,一個在檢傷、一個在流動、一個在顧後面的觀察室。只要有家長抱怨檢驗報告等太久、燒怎麼還沒退…,一個護理師去解釋10分鐘、20分鐘,我就少了這個人力。」「所以每次要上班,都要鼓足勇氣、吃飽飯睡飽覺了再去。」

時事
健保總額明年逼近兆元 盛寶嘉籲擴編新藥與醫療科技預算
2025.09.26 20:57
衛福部健保會近日完成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最終確定明年成長率為 5.5%,總額達 9,883.1 億元,逼近新台幣一兆元大關。此次協商創下自 2002 年制度實施以來首次4大部門(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全數達成共識,被視為全民健保發展的重要轉捩點。

時事
健保住院自付額擬調升「單次上限5.7萬元」 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2025.09.22 18:54
衛生福利部近期預告「115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草案,因應平均國民所得上升,預計將自明年元旦起調高健保住院自付額上限,新制規劃「同一疾病」單次住院的自付額最高從現行5.1萬元提高至5.7萬元,全年累計住院上限則從8.6萬元調升至9.4萬元。

財經理財
醫療費大通膨2/健保手術5萬vs.達文西30萬 醫療費差6倍這張保單必買
2025.09.13 05:28
台灣社會老得很快,再加上醫療技術進步,想要追求流血少、疼痛少、恢復快的醫療方式,多半價格高貴、且需要自費。對於手上一張醫療險保單都沒有的人來說,住院醫療實支實付險一定要先買,因為這是最基本的保障。

時事
柯文哲喊室友需身家調查、沒錢看病 前北所人員揭真相:亂說
2025.09.09 16:58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成功以7千萬交保後,馬上發表談話抨擊檢方,並稱自己在看守所1年未見陽光,室友都要經過身家調查等。不過,這讓1名自稱是前北所人員的網友看不下去,發文痛斥「胡說八道」,質疑柯為何亂說話呢?

時事
柯文哲交保稱「現在」才知健保看門診170元 健保署2017年已實施
2025.09.08 17:13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在羈押禁見逾1年後,台北地方法院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柯文哲今(8)日點頭同意,由妻子陳佩琪繳納保金後,他於下午步出北院,當場發表談話。不過,他聲稱「現在」才知道健保門診要170元,引發外界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