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地震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3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娛樂
台灣中橫鐵橋與巴黎鐵塔的祕密關聯 紀錄片獨家解答
2025.07.11 15:31
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舉世聞名,但台灣的中橫公路上也有傳承法國鋼構大師艾菲爾工藝的橋梁。TaiwanPlus原創紀錄片《被遺忘的臺灣艾菲爾鐵橋》(Eiffel Bridges in Taiwan),橫跨台、法拍攝,呈現艾菲爾鐵橋飄洋過海來中橫公路服役的奇幻旅程,並專訪艾菲爾曾孫及多位專家,挖掘冷戰時期被牽起的獨特跨國因緣。

時事
人為疏失釀憾事!花蓮地震搜救犬殞落 「特搜小鋼砲」Wilson訓練墜樓亡
2025.07.09 12:26
曾在去年0403花蓮大地震中奮勇進入太魯閣山區、憑著靈敏嗅覺成功尋獲罹難者的搜救犬「Wilson」,傳出不幸殉職消息。花蓮縣消防局證實,Wilson約1個多月前在局內訓練塔3樓執行目標物搜索訓練時,因鐵門未關意外墜樓,傷重不治。這隻被譽為「特搜小鋼砲」的小型搜救犬,僅3歲,生涯短暫卻立下無數功勳。

美食旅遊
好旅/太魯閣老相識歷險重逢
2025.06.20 05:57
穿過慈母橋、稚暉橋,車窗外的山壁仍帶著落石痕跡。車輛緩緩轉進停業9個月後重新開放的花蓮「太魯閣晶英酒店」,我像是走入記憶中的場景。這裡是我童年國旅最常造訪的地方之一,猶記我和爸媽會搭上表舅旅行社派來的中巴,在峽谷裡穿梭遊歷,壯麗景色彷彿烙印入我的成長記憶,那時不覺特別,如今再訪,才明白這片土地的魅力從未褪色,只是靜待旅人再次走近。

人物
深度報導/凝視傷疤 花蓮地震寫生團
2025.06.09 05:28
花蓮地震寫生團像一支自動發起的遠征隊,由一群在地年輕藝術家組成,在2024年4月3日的花蓮震後,隨機組合、出團,以高機動性畫下家鄉災變後的景色變動:忽然就堆起了大量建築殘骸土方的空地、震後完全燒毀的東華大學化學實驗室、被剝了皮般裸露出土石的山、覆蓋了整個海岸線的漂流木…。他們不以「作品」為藝術本體,強調真正的藝術在「行動」本身。遠征隊的「主揪」王煜松說:「寫生計畫,是想用簡單的方式了解這一片土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療癒自己,或是搞清楚,現在我所屬的這塊土地,是什麼樣的狀態?」畫吧!記憶。他們的作品、行動,或許正是他問題的解答。

時事
花蓮地震寫生團1/花蓮對面是阿根廷福爾摩沙省 他們以藝術紀錄地震傷痕
2025.06.09 05:28
花蓮地震寫生團像一支自動發起的遠征隊,由一群在地年輕藝術家組成,在2024年4月3日的花蓮震後,隨機組合、出團,以高機動性畫下家鄉災變後的景色變動:忽然就堆起了大量建築殘骸土方的空地、震後完全燒毀的東華大學化學實驗室、被剝了皮般裸露出土石的山、覆蓋了整個海岸線的漂流木…。

時事
花蓮地震寫生團2/花女教室變成土資場殘骸 色彩斑爛的花蓮變成灰色
2025.06.09 05:28
其中一位成員即是黃政強。他也曾是綠地畫室的學生,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期間,畫室老師、藝術家潘信華決定專心創作,將畫室交給黃政強接手管理,他每週往返花蓮、台北,勉力把畫室維持下來,王煜松後來就成為他第一批學生。

時事
花蓮地震寫生團3/直面困境拒被貼受害者標籤 用燒毀的木炭來作畫
2025.06.09 05:28
張峻閡也帶我們回到當時作為展覽空間之一的「0403共享空間」查看。那是位於康樂街的一戶店鋪,2023年時被花蓮高中的美術老師王文宏買下,花了9個月時間裝潢,希望能打造成藝文展演空間,展牆提供藝術家發表作品,還有小舞台能邀請音樂家表演,也賣一些食物。王文宏告訴我們,他腦中的想像是「深夜食堂」般溫馨的人情場所。

時事
花蓮地震寫生團4/11萬噸殘骸的土資場沒錢處理 脆弱交通讓花蓮旅遊雪上加霜
2025.06.09 05:28
東華大學化學實驗室在震後因化學物品翻覆起火,燒了整整22個小時。寫生團進入實驗室內部時,現場仍是一片狼籍,建築內部天花板被煙燻黑,延伸至牆面向下漸層,留有火焰往上竄燒的痕跡。黃政強說:「我也曾經是東華的研究生,有人跟我說管理滿鬆散的,我就帶人趕快進去畫。」

時事
花蓮地震寫生團5/正向看待土地傷痕 它變成一座有故事的山
2025.06.09 05:28
地震寫生團的行動,並未隨著展覽開啟或結束,而終止、解散,也從未僅止於「寫生」一事。去年夏天,王煜松有感於震災對花蓮造成集體性創傷,邀請藝術治療師謝欣璇加入計畫。他說:「我們本來就想跟藝術治療師合作,因為我們自己就很需要治療啊,我們都是受災戶。更實際面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錢,寫生計畫一路拓展,藝術節給的經費不足,布展我們都自掏腰包,我差點半途放棄,大家也都意興闌珊。雖然一開始覺得這件事情很好玩、很有意義,可是大家也不是大學生了。」

時事
【時事焦點】梅山斷層百年活動週期將至 嘉南地區嚴防大地震
2025.01.25 05:28
本月21日凌晨0點17分,嘉義大埔發生芮氏規模6.4大地震,全台有感,南部地區尤其明顯,雖然造成台南、嘉義多起房屋倒塌、電梯受困、道路坍方等災情,總計全台共50人受傷,所幸無人死亡。學者專家提醒,嘉義梅山斷層已有近120年未活動,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不低,附近居民務必提高警覺,政府也應推動防災型都更、補強老屋結構,降低地震造成的衝擊。

時事
高雄市消防局特種搜救大隊成立 馬士元:全力支持提升消防量能
2025.01.17 14:52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今(17)日舉行特種搜救大隊揭牌儀式,內政部次長馬士元、高雄市長陳其邁、消防署副署長馮俊益、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隊長陳義豐、高雄市政府消防局長王志平及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長陳義永等人出席參加。

時事
環狀線位移損壞求償19.27億元 北市府:拒賠就訴訟或仲裁
2025.01.08 18:11
去年403地震對新北捷運環狀線造成嚴重損壞,雙北市政府隨後委託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進行損害鑑定,結果顯示施工廠商中華工程未依核定施工圖進行作業,導致九跨鋼箱梁出現位移問題。因此,雙北市政府決定向中華工程求償19.27億元,用以支付修復費用及其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