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2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產業論壇/因應碳有價時代新挑戰 2025零碳永續論壇產官領袖提解方
2025.10.23 05:28
台灣碳費制度於2025年正式上路,並預計於明年5月開始繳費,宣告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為協助企業因應碳有價時代的新挑戰,《鏡週刊》日前舉辦「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邀請經濟部長龔明鑫、環境部次長謝燕儒、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等產官領袖與會,希望集思廣益,助力台灣企業邁向淨零永續之路。本次論壇吸引近300位各界人士參加,為讓無法參與論壇盛會的讀者一窺究竟,本刊特別摘要論壇精華內容。

財經理財
零碳永續論壇1/美國對等關稅打亂國內企業減碳布局 部會首長與企業領袖交流提解方
2025.10.15 15:25
《鏡週刊》今(15日)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五樓集會堂舉辦 「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除彰顯《鏡週刊》長期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關注,也希望藉此集思廣益,提供政府建言,為此特別邀請經濟部部長龔明鑫及環境部政務次長謝燕儒蒞臨指導及致詞;同時,和碩董事長暨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南畝王生技執行長林宗富、CIP亞太區域總裁許乃文、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及勤業眾信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等企業領袖,也陸續發表精彩的專題演講。

財經理財
台泥和平廠轉型記3/本土水泥業者遭不平等對待 張安平自立自強推秘密武器因應
2025.09.27 17:59
長久以來,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一直認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天氣日益嚴峻,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事實上,近期,樺加沙颱風的外圍環流在花蓮光復鄉造成了嚴重災情,再次凸顯了城市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不足,證明了張安平的看法。面對這樣的挑戰,台泥在張安平帶領下,將「氣候商品」的理念化為具體行動,其中一項便是運用營建廢棄物所製成的「可再生混凝土粒料」。

財經理財
近8成碳費徵收對象提出自主減量計畫 環境部向尚未申請者溫情喊話
2025.06.27 17:30
台灣碳費制度於今年正式實施,初步預估徵收對象涵蓋約252家企業(共464家工廠),企業於明年5月須依今年排放量來申報繳納碳費。值得注意的是,為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減碳行動,環境部特別祭出優惠費率,有意願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的業者,只要於今年6月30日前填具申請表並正式行文至環境部提出登記申請,即可先保留優惠費率資格,再於8月31日前完成計畫書的補件作業。

財經理財
產業尖兵/永豐餘跨足智慧能源管理 永餘智能扛開拓碳管理江山重任
2025.06.21 05:28
永豐餘集團近年在精神領袖、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大聲倡議下,由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親自督軍,積極跨足智慧能源與碳管理事業,陸續成立永豐能源、三越企業及永餘智能3家公司,前2者分別負責生質能、沼氣發電;永餘智能則負責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綠電交易及碳管理等相關業務,並由總經理陳貽評率領團隊,憑藉整合集團資源,扛下開疆闢土重任。

財經理財
永豐餘綠虎出閘/看準綠礦挖不盡 永豐餘董座督軍深掘迅速獲利
2025.06.19 05:28
永豐餘集團近年在精神領袖、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大聲倡議下,由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親自督軍,積極跨足智慧能源與碳管理事業,陸續成立永豐能源、三越企業及永餘智能3家公司,前2者分別負責生質能、沼氣發電;永餘智能則負責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綠電交易及碳管理等相關業務,並由總經理陳貽評率領團隊,憑藉整合集團資源,扛下開疆闢土重任。

財經理財
永豐餘綠虎出閘2/站穩節能領域續攻減碳戰場 永豐餘集團軍火充裕多邊開戰
2025.06.19 05:28
在永豐餘集團的智慧能源與碳管理事業佈局中,永餘智能主要負責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綠電交易及碳管理等相關業務,總經理陳貽評率領團隊,憑藉集團資源,扛下開疆闢土重任,陸續在儲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綠電交易做出成績之後,也開始鴨子划水地在商機龐大的碳管理市場展開佈局。

財經理財
鼎新與永豐銀強強聯手 結合各自強項減低企業數位與淨零轉型雙重焦慮
2025.03.28 16:22
生成式AI的問世,以及各國碳稅與碳費相繼上路,引發許多企業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的焦慮。然而,根據ERP廠商鼎新數智針對200家大型所做的調查研究資料顯示,77%的企業在面對AI應用這個課題時,往往有不知從何著手的問題。為了同時解決企業這兩個痛點,鼎新數智將旗下的ERP內建AI功能,升級至AiGP版本,以員工差旅申報為例,除了可以簡化整個申報流程,還可以快速統計碳排放數據,協助企業員工做出更減碳的出差規劃。此外,搭配永豐銀行所推出的「數位企業卡」,更可以免除員工代墊款項的困擾。

時事
碳費徵收讓台灣物價上漲? 彭啓明:不會影響到大家生活
2024.10.25 17:43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全世界都開始著手碳費徵收,環境部目前擬定以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為起徵點,並依照各工廠每年減碳成效,給予相對應的碳稅折扣優惠,相關政策明年上路,後年開徴。至於民眾都很關心,碳費徵收是否會讓整體物價上漲,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5)日表示,目前的原則是碳費徵收穩健上路,絕對不要影響到民生物價,「會精準打擊(徵收),不會影響到大家日常的生活」。

時事
張嘉郡喊話「碳費5成留給地方」 環境部回應了
2024.10.23 17:34
環境部明年將開徵碳費,近日正式公告徵收費率,中央地方如何分配,成為話題。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23日)喊話,碳費應比照現行課徵空污費方式,「至少留5成以上給受污染的地方政府」,同時應盡速與台版碳邊際調整機制(CBAM)同步,定期檢討對台灣產業衝擊,並進行調整。

財經理財
碳費開徵 國泰金:台灣碳費計算溫和
2024.10.18 22:30
明年碳費正式開徵,每公噸300元,國內企業為因應碳費開徵,莫不提前準備,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說,台灣碳費計算溫和,政府用企業可接受方式收費是對的,金融業是碳排小戶,但金融資產將會受影響。

財經理財
碳費費率審議會未採納經濟部意見 環境部初估首年碳費60億落袋
2024.10.07 21:16
環境部今(7)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經與會委員充分討論後,多數委員建議我國碳費徵收費率(草案):一般費率為300元/公噸CO2e(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對應技術標竿指定目標之優惠費率B為100元/公噸CO2e,若進一步選擇國際減碳最高標準之行業別指定目標,其則可適用更優惠的費率A 50元/公噸CO2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