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歌后紀露霞信任劉國煒,彷彿家人一樣,她說: 「我只有跟他,無話不談。」平時劉國煒接洽聯絡事宜,得空則開車送紀露霞到訪談地點,對紀露霞成長的龍山寺周圍瞭若指掌。本來大家對資深藝人出版自傳沒有太多信心,但在我們採訪過後沒多久,《紀露霞的歌唱年代》就要再刷了。
「蔡振南說紀老師是國寶,她的書應該要國家來做。」劉國煒說:「可是政府來做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獨立出版想怎麼做都好,將近1年就完成出版。」
一方面是紀露霞保存照片習慣在背面寫下時間地點,紀露霞說:「我現在還記得也還能講,趕快做。」一方面是劉國煒因工作關係,認識相關藝人與研究者,「外面很多道聽塗說,我就帶資料去問文夏老師,將來研究有相對正確的依據。」
但資深藝人演出機會不如流行歌手,劉國煒坦言想過放棄。民國81年開始製作國台語演唱會,但某一場台語演唱會票房不如預期,大概做了7、8年,有了職業倦怠,覺得賣滿不過有點利潤,但沒什麼樂趣可言,「我跑去出版社上班,但私底下一年維持一場。」
資深歌手美黛歌唱班的學生問劉國煒,演唱會場次怎麼變少了?劉國煒說起自己的困擾,學生說,你不用想太多,你做老歌演唱會跟人家做公益一樣,你讓老人家有唱歌的舞台,讓老人家有出門的動機。
聽了這句話,劉國煒想通了,他覺得老歌演唱會是工作,但對很多人來講有特殊意義。他的部落格常有人留言,媽媽癌症末期特別從醫院請假過來;有對父子感情不好,為了聽老歌,父親專程從楊梅來台北;也有人回憶那是親子成年後、父母往生前,一起做的最後一件事。
幸好有演唱會,劉國煒得到不一樣的收穫。有人希望,你這場安排〈夜來香〉,因為跟太太談戀愛唱這首歌;也有官員說,我爸爸追女朋友的時候唱〈綠島小夜曲〉,可是那時的女朋友不是我媽媽,所以〈綠島小夜曲〉變成家裡的禁歌。
這些故事讓劉國煒決定,只要不賠太多錢,就繼續堅持下去。
幸好現在公部門支持,這回紀露霞在中山堂舉辦新書發表會,順利申請到場地。出版方面也有正聲廣播公司援助。現在籌備紀錄片,想用演唱會的形式,讓眾多資深歌手合唱〈綠島小夜曲〉。
談起未來的計畫,劉國煒很開心,說他是剛好認識了這些人,但若不是他挑戰必然被歷史遺忘的命運,這一代又一代的歌聲可能還停在留聲機時代,不會意識到我們看到的老先生、老太太,就是台灣戰後的活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