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北機廠的維修功能早在2013年就由桃園楊梅富岡基地取代,2015年認定為國定古蹟,等於是台北機廠至今已閒置4年時間,對外界來說,不懂為何放著讓古蹟腐壞?其實就是土地使用甚至移轉是否要償還以及金額喬不籠所致,一度文化部與交通部僵持不下。
文化部與交通部好不容易終於簽署合作備忘錄,但也只是先搞定前3年的租金,之後要怎麼移撥都還沒有共識,而且光前3年就要花掉近30%的預算,以後拖越久可能花的錢更多,宛如一大錢坑,顯示台北機廠要克服產權的難關,才是能不能修復為國家級鐵道博物館的關鍵。
台北機廠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清光緒的台北機器局,原本是維修槍砲以及彈藥生產,日本來台後才轉由鐵道部使用,並改為台北鐵道工場,但因為台北人口增加,才另外選擇松山的土地興建新的鐵道工場,也就是今天的台北機廠,1935年完成遷建計畫,裡頭有柴電工場、組立工場、鍛冶工場、油漆工場與澡堂等設施。
原本台鐵希望部分保留後可以將16多公頃中的27%的土地重新開發,當時預估可以為台鐵帶進500億元收入,但經過鐵道迷及民意代表的奔走下,2015年4月16日正式公告為國定古蹟全區保留確定,也讓台鐵原本要靠這500億元開發金改善財務的計畫落空。
文化部與交通部經過多次協調,終於在租金上達成共識,前3年以每年公告地價的5%金額計算,每年租金5.9億元,讓台鐵局不至於空手而回,但至於後續計畫則還在協調階段。本刊調查,其實後續到底要直接撥給文化部成立法人管理,還是繼續付租金給台鐵都還沒有定案,顯示這個案子雖然已經獲得行政院核定實施計畫,仍存在變數。
知情人士透露,雖然文化部希望動態保存,但台北機廠因為高鐵延伸至南港的緣故,早已斷軌,台鐵列車根本無法透過軌道進入台北機廠,加上台鐵台北機廠早已搬遷至桃園富岡,老師傅退休後,現存懂得如何操作台北機廠內機械的人已經凋零,想要做到像文化部長鄭麗君所說的「英國約克、德國紐倫堡以及日本大宮博物館」是難上加難。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未來將是全區整備、分區修復以及分區開放的方式來經營,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開放預約登記導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解釋,台北機廠的修復需要技術,將會加速與台鐵局商討如何借用已經退休的台鐵人當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