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期間,世界各地的嘉年華會熱鬧登場,展現活力與色彩。其中,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的嘉年華會應該是最引人矚目,森巴舞因而名聞遐邇。為了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各個森巴舞蹈學院在1年前即開始精心設計舞碼與造型,而居民也同樣費盡心思,無不冀望脫穎而出,成為嘉年華會的焦點,1年的積蓄就隨著嘉年華會的熱情燃燒殆盡。的確,性感的服飾、撩人的舞姿,整座城儼然大型的表演舞台,數以萬計的觀光客不遠千里而來,盡情陶醉在這聲光饗宴之中。
在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除了里約熱內盧之外,巴西的巴西利亞(Brasilia)、哥倫比亞的巴蘭幾亞(Barranquilla)、委內瑞拉的埃爾卡亞俄(El Callao)、玻利維亞的奧魯羅(Oruro)、巴拿馬的巴拿馬城(Ciudad de Panamá)、古巴的聖地牙哥(Santiago)、多明尼加的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千里達的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 均有其獨樹一幟的嘉年華會,風格與排場絕不亞於里約熱內盧。
據考證,嘉年華會一詞源自「Carrus navalis」,為「海車」之意,乃裝有輪子、可於陸上行走的舟楫,係崇敬酒神巴卡斯(Bacchus)的遊行工具。巴卡斯在希臘神話裡則被稱為戴奧尼索斯(Dionysus)。在古羅馬帝國的農神節(Saturnalia)裡,人民戴上面具、披上獸皮,化身成酒神巴卡斯的信徒,並將「海車」妝扮得五光十色,簇擁著酒神,一路載歌載舞,遊行到酒神廟舉行祭祀。彷彿在精靈和酒精的作祟下,人人皆可顛覆世界,大肆狂歡。
嘉年華會一詞的來源,另有一說,係來自拉丁文「Carnem levare」,即意大利文「Carnevale」、西班牙文「Carnaval」、法文「Carnaval」、德文「Karneval」、英文「Carnival」,乃「禁止食肉」之意,為天主教齋戒禁忌。天主教教會視禁食為重要靈修課題,而有齋戒之規定。四旬期為天主教教會重要的齋戒日,除了週日外,在此40天內,信徒白晝不可進食,晚餐僅以麵包和清水、或蔬果裹腹,嚴禁食用肉品。四旬期起始於聖灰星期三,結束於復活節,每年並無固定日子,必須根據天主教教會的禮儀年曆法推算。
在文藝復興時代,信徒以大齋首日(聖灰星期三)為基準,在前3天、或前1週、甚至前1個月先行狂歡縱慾,沿襲古羅馬帝國的歡宴,以便飽飫之後,有體力進入長達40天的齋戒期。此乃嘉年華會、或狂歡節之起源。換言之,嘉年華會係天主教國家以及部分新教國家的民間活動,宣洩傳統制約的時機;然而,如此活動不被天主教教會認可,甚至視為異教徒行為。
16世紀,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大天主教國家進駐美洲,為各自殖民地帶來語言、傳統、文化與宗教,嘉年華會也隨之移植至美洲。西、葡兩國為了從殖民地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率,而實施莊園制,奴役印地安人種植經濟作物,或在礦區實施「米達」(mita)制,強迫徵召各地印地安奴工採礦。在原住民勞力不足的地區,如古巴、多明尼加、巴西等地則大量從非洲輸入黑奴。在殖民時期,一旦有宗教遊行,教會允許原住民或黑奴參與,並扮演象徵邪惡的魔鬼角色。
歷經300年的歲月,原住民與黑人文化悄悄融入天主教信仰中,不僅使崇敬儀式和聖像雕刻出現本土化色彩,進而使嘉年華會產生變形。19世紀以降,陸續爆發獨立運動和解奴運動。除了白人外,嘉年華會成為原住民和黑人大顯身手的機會,不僅在服飾造型上力求變化,同時將己身的音律、祭典儀式運用於進行曲中,演展出獨特的曲式。巴西的森巴舞即最佳例子,昔日黑奴在戴上手銬腳鐐下而舞動的身軀,成為今日最魅惑的舞姿。此外,魔鬼造型的人偶也經常出現在嘉年華會中,一反宗教遊行中的邪惡形象,增添興味。
如今,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成為嘉年華會的重鎮。多明尼加自1520年起即舉行了首次的嘉年華會。玻利維亞奧魯羅的嘉年華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哥倫比亞巴蘭幾亞的嘉年華會交織著原住民與黑人風格。巴西的嘉年華會雖最富盛名,卻於18世紀才開始流行。古巴聖地牙哥的嘉年華會在20世紀以降,以歡慶建城之名,於每年7月舉行為期7天的盛宴,少了春天的色彩,卻多了夏日狂歡的熾烈情韻。
嘉年華會的魅力來自群眾的期待心情,暫停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拋開生活中的苦悶,時光彷彿凝固於當下。花車、面具、化裝、華服、歌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歡樂的背後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幽默戲謔方式傳遞民族性格。被殖民或遭奴役的弱勢族群宛若酒神巴卡斯的信徒,在音樂的魔力中,期盼否極泰來的新生。原來,對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而言,嘉年華會象徵反抗強權、追求自由、捍衛民主,也是代表人民的堅忍不拔,更釋放個人天生的反叛精神。
作者簡介:陳小雀
現為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以推廣拉丁美洲文化為志業,足跡遍及拉美各國,出身標準的學院派,卻喜歡反向思考,寫論文像散文,寫散文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