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抬頭挺胸地回答別人:「我是美裔うちなんちゅ(發音為Uchinanchu,沖繩人之意)」,比嘉光龍(Fija Byron,”Fija”為比嘉Higa的沖繩語讀法)要充分理解「母語」並加以活用。他表示:「這是因為,語言就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基層。」
比嘉光龍持續研究與推廣著被稱之為「Uchinaaguchi」的沖繩語。那是在以前的琉球王國(見註二)時代,曾於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首里,以及商業發達的那霸一帶廣為風行的語言。比方說,「加那さん(Kanasan)」是指「我愛你」,而「いちゃさん(Ichasan)」則是「真浪費」之意。
比嘉光龍生於沖繩縣那霸市,是母親在美國留學時懷孕後,隻身回到故鄉所生下來的私生子。他成了舅舅的養子,在胡差市(コザ市,今之沖繩市)長大,而對於父親,除了是美國人以外其他一無所知。對於自己的出身,他常笑稱「爸爸搭火箭,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而美日混血的他,由於長得一臉輪廓深刻的白人面孔,從小到大,常被誤認為外國人,但實際上他至今仍僅持有日本的國籍。「我希望大家不要用外貌評斷他人。因為在日本社會,同樣持有日本國籍當中,也是有各色各樣的人種存在的。」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他如是提醒。
高中畢業後,他飛往美國洛杉磯留學,同時一邊打工,勉強餬口。24歲時,由於養父遇上了車禍,比嘉回到了故鄉沖繩。偶爾會光顧的民謠酒吧裡,他深受傳統三線琴的音色陶醉。於是,比嘉光龍拜已故琉球民謠歌手登川誠仁為師,開始努力練習。然而,卻被酒吧的客人評為「你的歌簡直唱得和美國人一樣」。
比嘉因而發奮學習沖繩文化。他以首里舊士族(見註三)後裔的女性為師,學習沖繩語首里方言的發音與會話,同時再度向已故沖繩芝居(沖繩縣的近代大眾戲劇)演員真喜志康忠拜師,學習所謂的「芝居沖繩語」,也就是混有首里話與那霸話特徵的沖繩語。在習得沖繩語的同時,也產生了「沖繩是自己文化的根」的自覺。
比嘉光龍目前任教於沖繩基督教學院大學、沖繩國際大學,擔任母語教師,亦是沖繩大學地域研究所的特別研究員。基於多年來對沖繩語的研究,也在前年推出了沖繩語教材(如圖)。
而在去年10月,有許多散居於世界各地,仍在日常會話使用包含沖繩語在內的「島言葉(島くとぅば,沖繩縣的各種地方語言)」的沖繩移民,從海外赴日參加「世界沖繩人大會(世界のウチナーンチュ大会)」。然而他們一回到沖繩縣當地,卻有「明明回到了老家,當地卻幾乎沒人講『島言葉』,真是叫人感到寂寞」之嘆。比嘉光龍也藉此,與沖繩縣當地報紙《琉球新報》合作,推出專欄推廣母語,幫助世界各地的沖繩人能夠溝通無礙,使用母語盡情交流。
二戰已經結束了超過半世紀,美軍基地仍集中於沖繩縣,縣內美國駐軍的犯罪事件也頻頻發生。「在島上安居立業的我們(沖繩人)要取回自己的身分認同。讓我們藉此來創造嶄新的未來吧!」比嘉光龍向沖繩縣民如是呼籲。
註一:沖繩縣的地方語言,或稱為「琉球諸語」,可細分為奄美語、國頭語、沖繩語、宮古語、八重山語、與那國語六種。這些語言目前都是聯合國認定的瀕危語言,使用者多為中老年人,少有年輕人能流暢運用。然而,這些語言在日本當地多被視為日語方言,是否能被視做一門「語言」仍存在爭議。
註二:沖繩縣在歷史上曾為中日兩屬的琉球王國。1871年日本以八瑤灣事件為契機,擅自將琉球王國編入令制國體制下,成為琉球藩。隨後在「廢藩制縣」政策下,1879年日本廢除琉球藩,改制為沖繩縣。
註三:士族(さむれー)為舊琉球王國的貴族階級,壟斷了王朝的各種官職,是琉球上層階級文化的中心。他們使用的沖繩語,無論發音和詞彙上和平民百姓接略有差異。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