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消費者因此享受相當的便利性,把信用卡綁到手機裡面,皮夾內馬上就減少一張卡,而且將來還可以把悠遊卡、門禁卡、提款卡、百貨公司優惠卡等等綁進去,綁得越緊,皮夾越輕便,最終達成無現金、無卡、一支手機走天下的終極夢想。
但是對台灣金融業者來說,Apple Pay卻無助於產業發展。在信用卡已經完全飽和的台灣市場,Apple Pay玩的是你消我長的遊戲,首波綁定的七家銀行都是大型的信用卡發卡行,他們祭出「現金回饋10%」、甚至「最高回饋35%」的超級優惠,搶走的是其他近30家發卡銀行的生意,最終大者更大、更集中,中後段班體質更孱弱,更無法抵擋風險。
還不只是大人通吃而已,銀行參加Apple Pay每筆得支付給蘋果公司千分之1.5的手續費,銀行從商家收取服務費,現在得多分一塊上繳給蘋果,將來還得衝信用貸款來彌補手續費。更甚者,以往銀行掌握消費者的刷卡資訊,此後也得跟蘋果公司分享了,銀行只有自己客戶的片斷資訊,蘋果卻能掌握7家銀行彙總訊息,高附加價值的大數據,就這樣送給了蘋果公司。
我們電子製造業給蘋果公司打工,蘋果玩透每個零件有3家供應商的遊戲,台廠自己殺自己,不斷花大錢投資新技術,代工利潤卻越來越薄,最終還扶植出大陸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吃肉撐飽,台廠說好聽是喝湯止飢,說難聽是飲鴆止渴,同樣模式又在台灣金融業者身上重演。
但我們不能怪蘋果公司,只能怪自己不爭氣,台灣去年消費者用信用卡刷了2兆4000多億元,原本就可以支持本土的手機電子支付,金管會也有煞有介事搞了一家Taiwan Pay,只是,我們產品設計七零八落,金融業者又不團結,面對蘋果支付一下子就兵敗如山倒。
類似的例子不斷在本土金融業身上重演,台灣民間儲蓄充沛,原本有肥沃的土壤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產管理業,但是金融業卻甘願為外國銀行打工賣基金,年年把幾兆元的資金往國外送,賺點微薄的手續費,每次金融危機都倒大楣,這2年的TRF又把客戶洗過一次,根本淪為跨國銀行的金融殖民地,如今的Apple Pay是台灣金融次殖民地的最新佳作,好好的市場拱手送人,我們不怪自己,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