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都不文青了 蔡康永
1962年3月1日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戲劇電影及電視學院編導製作碩士。曾任台北之音電台總監,《GQ》中文版總編輯。曾主持《翻書觸電王》《兩代電力公司》《真情指數》等。曾7度主持金馬獎頒獎典禮,2度主持金鐘獎頒獎典禮。以《康熙來了》紅遍兩岸三地,2017年執導電影《吃吃的愛》。
曾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蔡康永,畢業論文拍的是黑白短片,「只有一個人從頭到尾、沒有對白。現在想想,比蔡明亮節奏快一點,因為畫面中有東西在移動,而且用了很多音樂。」那個時候他是文藝青年,覺得藝術電影是理所當然,「可是過了那個年紀, 就會覺得人需要的東西不一樣,我喜歡喜劇是後來的事。就覺得生活已經那麼苦了,不需要為難自己,後來做《康熙來了》,都會覺得讓人家笑是很棒的事情。」
在《吃吃的愛》殺青後,他抽空補看以前在電影史上讀過、但沒有機會看的經典作品,「我第一個看的就是《去年在馬倫巴》,看了3分鐘後快轉。」電影給他最大的心得是,「看完之後,覺得一點都不能理解,為什麼是經典。」如果你想緬懷蔡康永的文藝青年時代,有一部電影叫做《阿嬰》,就是他寫的劇本。「《功夫皇帝方世玉》是許鞍華找我去寫,那個電影就有一點喜劇,應該算是武俠功夫片走喜劇風格的開始。」
告別文藝青年、擁抱喜劇,這也是蔡康永長期跟大眾對話的心得,「你看我的電視節目,《翻書觸電王》某一程度還滿喜劇的,到《真情指數》就很正經,也催淚。到了《兩代電力公司》還是滿喜劇。好像我過去經驗告訴我,喜劇帶給我比較多好運。我在公共電視做介紹書的節目《週二不讀書》《今天不讀書》和紀錄片的節目,收視率都是零。正經的節目往往收視率都是零。」
告別康熙的理由 賭太大
《康熙來了》當然帶給他很多的好運,但蔡康永也毅然決然把這節目劃下句點。「當時是用拍電影,當做一個明顯、好懂的理由,跟結束《康熙來了》,其實沒有關係。因為日本的北野武也示範過,一邊主持、一邊拍電影是沒問題的。只不過是給大家,一個容易接受的理由。」他始終都覺得好的東西,要有好的結尾,「因為明明像是戲劇,都可以是講好20集就20集、50集就50集,為何綜藝節目需要無窮無盡地做?所以在恰當的時候做一個結束,不是很多人都該這樣做嗎?」
「其實這件事已經講了3年, 每次小S都回答:『好呀,可是你做不到。』做不到很多原因,主要是老闆們的阻止。所以當那一次我終於跟她確定,我做了這個決定,她很驚訝我居然在一週內完成這件事情。如果不再做下停掉的決定,我會覺得我太懦弱,我想很做一個證明我沒那麼膽小的事情。果然做了之後,變成一個比較橫衝直撞的人。」
化妝、髮型:許瑟莨 造型:小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