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8世紀,摩爾人攻陷西班牙梅里達(Mérida)城;據說,當時城裡有7位天主教的大主教因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攜帶無數珍寶逃到大西洋中的島嶼,並各自建立了7座名為西波拉(Cíbola)的黃金城。16世紀,西班牙在拓殖美洲時,這西波拉傳聞被挪移至加勒比海,促使征服者前仆後繼投入探險工作,冀望找到黃金城。
「Cíbola」原義為野牛之地,而北美洲恰巧為美洲野牛的原生地。1513年,龐斯.德.萊昂(Ponce de León,1460-1521)發現佛羅里達後,不少探險家認定西波拉黃金城的正確地點應該在北美洲。1521年,龐斯.德.萊昂企圖征服佛羅里達不成,反被印地安人以弓箭射傷,最後傷重不治。這起不幸事件不僅凸顯佛羅里達不可捉摸的地形,同時令人更加肯定西波拉的真實性。
1527年,納瓦耶茲(Pánfilo de Narváez,1470-1528)奉命征服佛羅里達。納瓦耶茲的遠征軍出師不利,尚未抵達佛羅里達州,即受到颶風侵襲,同時也有多名成員叛逃。遠征軍終於抵達佛羅里達海岸,納瓦耶茲與船員約定會合地點後,便率領300名部下深入佛羅里達內地。遠征軍在荒蕪內地毫無斬獲,船員則在佛羅里達海岸線不斷航行,最後等不到遠征軍,只好揚帆離去。納瓦耶茲一行人因此被遺棄在佛羅里達,納瓦耶茲命令手下砍樹建造了5艘簡陋小船,試圖返回加勒比海。這隻小船隊在行經密西西比河口時,遭暴風雨侵襲,納瓦耶茲不幸喪生,其他倖存者漂流至德州。數年後,這批遠征軍只剩卡貝薩德巴加(Álvar Núñez Cabeza de Vaca,1500-1564)和和3名同伴,4人流浪至墨西哥北部,於1536年被西班牙騎兵隊發現時已形銷骨立。
爾後,卡貝薩德巴加出版了《船難》(Naufragios)一書,書中除了紀錄冒險事蹟外,也盡情描述黃金城,彷彿身歷其境一般。前面2次的失敗行動,並未嚇阻征服者,再加上謠傳西波拉所蘊藏的黃金遠超過阿茲特克和印加兩大帝國,古巴總督索多(Hernando de Soto,1500-1542)有意藉地利之便征服佛羅里達。索多曾參加征服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等多次行動,尤其征服印加帝國後,分得了不少黃金,後來又被西班牙國王任命為古巴總督,係成功征服者的表徵,許多渴望致富的年輕人皆想追隨索多。
1537年,索多與名門之後依莎貝(Isabel de Bodadilla,1505-1546)結為連理。依莎貝的父母征服美洲有功,加官晉爵,在美洲殖民地權傾一時,索多曾投入依莎貝父親的麾下。黃金城傳說令索多心動,仍在新婚燕爾期間,即向西班牙皇室申請征服佛羅里達許可,以分得西波拉7座黃金城一半的黃金做為出征代價。索多出征之前,將古巴總督一職交給夫人依莎貝暫代總督一職,依莎貝成為古巴歷史上首位、也是唯一的女總督總。
1539年,索多率領7艘帆船,600名手下,213匹馬,一群獵犬,以及一群做為食糧補給的豬隻,浩浩蕩蕩抵達佛羅里達。索多對付印地安人的手段殘暴,使印地安人深懷敵意而不斷攻擊他們。索多的探險隊進入田納西,再前往阿拉巴馬,卻始一直找不到傳聞中的7個黃金城。索多始終不願放棄,命令探險隊繼續前進。歷經四年,探險隊來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索多終於染病身亡,屬下擔心索多的屍體遭受印地安人破壞,於是將屍體綁上巨石,拋入密西西比河。剩下322人的探險隊由密西西比河航行而下,安全回到墨西哥灣。索多的麾下雖鎩羽而歸,卻證實由密西西比河北上可直通北美洲的心臟地帶,南下達墨西哥灣。
索多身故的消息傳回古巴後,依莎貝傷心過度,不久便辭世。據說,依莎貝在丈夫出征期間,每天登上哈瓦那皇軍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的塔台,眺望遠處,等待丈夫的船隊凱旋歸來。依莎貝和索多鶼鰈情深的故事被後人歌誦。1634年,1名古巴建築師根據這則愛情故事設計了1尊依莎貝銅像,象徵依莎貝望穿秋水的等待。這尊雕像後來被複製成風向標,高立於皇軍城堡的塔台,做為哈瓦那的地標,日後也成為哈瓦那俱樂部(Havana Club)蘭姆酒標籤上的圖騰。
受到西波拉黃金城的蠱惑,一齣齣的悲劇不斷上演,西波拉的地理位置漸漸轉移至墨西哥北方。的確,在今日美國新墨西哥州西部有一個貧窮縣,名為「西波拉」,全縣人口不到3萬人。另外,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也有一個名為「西波拉」的人口普查指定地區,僅有百餘人聚集。2處「西波拉」沒蘊藏黃金,只留下令征服者與投機客趨之若鶩的傳聞。
作者簡介:陳小雀
現為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以推廣拉丁美洲文化為志業,足跡遍及拉美各國,出身標準的學院派,卻喜歡反向思考,寫論文像散文,寫散文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