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 07:04 臺北時間

【一鏡到底】凱道流浪記 巴奈專訪之一

mm-logo
時事
巴奈在總統府前的凱道上接受採訪,她穿著部落傳統服飾,頭戴友人獻上的花環,但烈日下她的神情甚是疲憊。
巴奈在總統府前的凱道上接受採訪,她穿著部落傳統服飾,頭戴友人獻上的花環,但烈日下她的神情甚是疲憊。
導演齊柏林逝世讓延燒數十年的亞泥爭議重現;金曲獎典禮上不少歌手高舉標語聲援原住民權益;7000名民眾上凱道抗議亞泥執照非法延展。有個人卻始終站在總統府前捍衛著原住民傳統領域,至今已超過130天,她是歌手巴奈。
1年前,她是總統就職典禮上的嘉賓,獻唱〈黃昏的故鄉〉和〈大武山美麗的媽媽〉;1年後,她是總統府前妨害交通的抗議分子,百名員警將她團團包圍。她的童年在親戚家輾轉遷徙,稍長在民歌餐廳流連徘徊;沒想到,為了將來孩子們的土地,她要在凱道上,繼續流浪。
5月16日,巴奈(Panai)在凱道的第83天。她一襲黑衣黑裙,花色頭巾紮緊一頭粗黑捲髮,卻怎麼也掩不住疲憊的神情。這天,我們到凱道向她提出採訪邀約,她冷冷地說:「那你前面80幾天怎麼不來?」她先是神情淡漠,接著又恐嚇:「我很容易暴怒,如果你重複問太笨的問題,我會生氣。」下一秒,又拿出手機加我們臉書好友,情緒多變像風。

從嘉賓到抗爭

近幾個月來,48歲的巴奈每天睡在凱道上,聽著轟轟引擎噪音,吸著汽機車廢氣,忍受日曬雨淋和蚊蟲叮咬。如廁得到228公園公廁,盥洗要到中正運動中心,日夜都有親友探訪、路人打氣、警察驅趕,她沒有片刻私人時間,就連穿衣換褲也在眾人面前。面對體能與期待的雙重消耗,或許正因如此,讓她原本就起伏劇烈的情緒更少了修飾。
去年8月3日,巴奈(左)上凱道抗議,總統蔡英文(右)曾前來獻上擁抱,並拍胸脯說:「你們在這裡(心裡)啊!」(聯合知識庫)
去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開先例,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400多年來經歷的殖民壓迫與不公義道歉。2天後,巴奈上凱道抗議,因為「蔡英文提出的轉型正義有重大瑕疵。一沒法源依據,二沒預算,三沒調查權。」彼時,蔡總統路過凱道,對巴奈獻上擁抱說:「妳要見我,隨時來見我,不用等我路過。」11月總統府音樂會,蔡英文亦曾邀請她擔任國策顧問,但她婉拒,說她的建議已經都給了,蔡政府好好做出來即可。
今年2月14日,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中的「私有地」排除在外,少掉100萬公頃的傳統領域,將近4萬座大安森林公園,逾4分之1個台灣,聽來驚人,但「傳統領域」非指土地所有權。依照《原基法》21條,政府機關或企業財團要大規模開發傳統領域範圍內的土地,需取得部落的「知情」和「同意」。排除100萬公頃私有地,代表政府、財團可以不經原住民「知情同意」的程序,就任意開發這些土地,例如亞泥礦權展延。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潘正正解釋:「這是很基本很退縮的防禦權,對一個民主國家來說,即便不是原住民,也該有在地居民的知情同意程序。」
2月23日,巴奈和她的伴侶那布(Nabu Husungan Istanda)、紀錄片導演馬躍(Mayaw Biho)組成3人小組,再次走上凱道,提出訴求:一,退回「劃設辦法」;二,原民會主委下台。他們決定用精簡的人數、和平的手法、無限期的駐點達成目標,「凱道部落」應運而生。3月20日,蔡總統首度表態,肯認傳統領域是「自然主權」,也是「完整的空間範圍」;然而表態無實質效力,「劃設辦法」依然生效,她隨後不再對此事發表意見。

從美黛到巴奈

4月4日,巴奈在凱道的第41天。這天,她發行了在凱道搭棚錄音的EP《凱道上的稻穗》,「稻穗」正是「巴奈」的阿美族語意。事實上,26歲之前,她只有一個漢名,叫做「柯美黛」,漢化甚深的父母以當年歌唱紅星「美黛」為之命名。
去年11月19日,巴奈受邀在總統府音樂會中演唱。蔡英文總統致詞表示,這次邀請的音樂家,「都是我心目中台灣的聲音。」(總統府提供)
「我是第一代失語的族人。爸媽從小跟我說台語,當時整個社會氛圍歧視原住民。我阿姨還說:『妳要說妳是中國人,不要說是山地人,人家會欺負妳。』所以我從小就在演『中國人』。」成功的漢化教育,讓她說起話來沒有絲毫原住民口音。卑南族的爸爸和阿美族的媽媽,在台南相識相愛生下她,「我第一個語言是台語」。7歲時舉家搬回台東初鹿部落,她才開始學中文。但是,「親戚全部講族語,就我一個歪國人。」她把「外國」講成「歪國」,用俏皮語調掩飾無奈。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