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04:32 臺北時間

【底渣危食安】垃圾大戰有解 學者籲源頭控管

mm-logo
時事
底渣堆置處離口湖取水養魚的尖山大排很近,一旦下雨,底渣內殘留物質便會滲進土裡造成汙染。
底渣堆置處離口湖取水養魚的尖山大排很近,一旦下雨,底渣內殘留物質便會滲進土裡造成汙染。
雲林縣日前爆發的垃圾大戰,在中央出手協調後看似落幕,其實垃圾底渣衍生的毒害仍持續擴大。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呼籲,垃圾問題其實是政府行政效能不彰造成,應從源頭控管,做好垃圾分類,問題自然容易得多。
晁瑞光說,過去推行一縣市一焚化爐,但在垃圾分類後,焚化爐的燃燒空間大大釋出,這才開始燒事業廢棄物,但事業廢棄物過多,焚化爐因而滿載,甚至排擠了生活垃圾的空間。
晁瑞光表示,把生活垃圾攤開檢視,生熟廚餘是家庭垃圾的大宗,若學校社區備有小型廚餘處理機,1天的時間就可以將廚餘變成堆肥,堆肥還能回饋社區,但政府只想著蓋焚化爐、掩埋場,卻沒想過解決廚餘問題。
晁瑞光表示,落葉、樹枝、樹幹等無毒無害的垃圾也不該是焚化爐燃燒的種類,應選擇空地暫存並再利用,剩下的部分則該強制垃圾分類,要求所有單位配合,如此一來便能少掉約7成垃圾量,剩下的垃圾再送進焚化爐,產生的底渣自然也就大大減少。
「該做的不做,一直在喊垃圾大戰是不負責任的說法。」晁瑞光呼籲政府應從根本做起,垃圾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