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位於台灣本島東部太平洋上,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清朝開始有漢人入墾,由於綠島是火山岩層構成,且島上土質為棕紅壤土,從外海遠眺有如火燒,故有「火燒島」之名。
從日治時期開始,當地就有監獄囚禁黑道,1950年後則被國民政府用來關壓政治犯,1977年後政府開始積極開發綠島,推動改善居民生活計畫,推動機場、漁港、環島公路等設施,大幅改變當地的交通環境。
由於綠島景色迷人、交通方便,又擁有世界3大海底溫泉之一的朝日溫泉,再加上〈綠島小夜曲〉的傳唱和長年關壓政治犯的特殊歷史背景,居住在本島的台灣人對這美麗小島有一份旖旎而浪漫的想像,綠島很快的成為遊客寵兒,甚至隨著越來越多的私房景點被開發而持續熱門。
佇立在碧海藍天和翠綠草坡的綠島燈塔是遊客必去景點,寧靜的蔚藍和單純的潔白,夢幻程度不亞於地中海風情。此外,綠島更是潛水勝地,美麗的珊瑚礁恍如海底的珠寶盒,吸引眾多遊客趨之若鶩。
根據統計,綠島民眾只剩下3700人,每年來島的觀光旅客人數卻突破30萬人,帶來接近7億元的觀光財。過去窮怕的綠島人從未見過如此大的財富,紛紛放棄原本維生的漁業和農業轉開民宿、餐廳,擔心遊客不來,業者間還以低價相互競爭,也造就了當地機車橫行、走馬看花的旅遊型態。
當地政府爽賺觀光財,看著這個過往樸實的「海上明珠」變身繁華,卻忽略背後付出的慘痛代價,在保育工作上始終扮演跑龍套的角色,當地生態學者只盼政府能通盤思考,在生態保護和觀光發展間取得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