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陳泳翰談《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著作過程和參與心得
大地無言,卻活生生。
縮小來看,僅是一沙一石,一片岩層;裸露的,深埋土地之中的。人類日日夜夜踐踏其上,蓋屋築橋,建設大城小鎮,然後讚嘆:「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
但,地是活的,「盡其美,致其用」而逾越尺度,往往成為一種掠奪。掠奪的終極,便讓「大地」遍體鱗傷了。理解土地不容易,理解「地質」(地球的物質組成)更加困難,原因是他的生命每每以億萬年尺度計算,時間跨度巨大,讓人難以察覺,譬如鐘乳石吧,活著,每年都在成長,卻很慢很慢,平均10年才長1公釐,肉眼幾乎感覺不出來;同樣的道理,很多島也是活的,也在成長,我們腳下的台灣便是以每年8公釐的速率在向上抬昇,窮吾人之一生,可能一無感覺,但若拉長到50萬、100萬年,那就是滄海桑田的變化了。
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地質跨度同樣驚人,一座火山很大吧?但跟一道山脈,一帶斷層,乃至一個板塊相比,那就一點也不算大。也正因為實在太龐大,這一「活物」動見觀瞻,舉手投足,都可能釀成「災難」。古人曾想像地底下藏有一隻極大極大的土牛,牠一翻身一抬腿,便是「地震」。但事實上,不僅一隻,而是好幾隻,每個板塊都可視為一隻土牛,土牛會聚會散,一碰一撞都會改變地球樣貌,形成島嶼、山脈、深溝,假如你以億萬年尺度去觀測的話。
地質作用造就台灣獨特的島嶼景觀與生態
台灣的形成,便是一億年來,「古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南中國海板塊」等老少土牛互相碰撞擠壓的結果,最近──600萬年前──的一次接觸,讓台灣島正式隆起浮現,而有所謂的「蓬萊造山運動」。由於位居地球少見的板塊碰撞帶,地質作用造就台灣獨特的島嶼景觀與生態,譬如短短不到200公里寬的距離裡碰撞擠壓出高聳的中央山脈,形成將近4,000公尺東亞第一高峰玉山,誠然舉世少見。此一得天獨厚的位置與際遇,讓台灣地質變化豐饒多樣,大小島嶼繞行一過,幾乎可看盡各式各樣的地質景觀、岩石種類,說是「認識地質的天堂島嶼」,一點也不為過。而這,當也就是為何小小地台灣便可設立9個地質公園的緣故吧。
地質學有趣但難寫,尤其若要給普通讀者閱讀的話。億萬年的變化尺度,且是不言不語,相對少動的岩石、岩層,如何長話短說,讓人理解其來龍去脈,本就不容易,加上釐清因地質變化所形成的特殊地形景觀及影響,那又是一大考驗,最後則是人與這一土地的相處,亦即所謂的「風土」「人文地理」又是怎麼回事?凡此種種,都需「深入淺出」的功夫,必得「厚積薄發」,方始奏功,說到底,一定要「有心人」才行!
讓土地的美麗與哀愁一整個立體呈現
台灣有心的出版人多有,有心於「台灣地質」的更不在少數。早在1991年,遠流出版公司台灣館【深度旅遊手冊】之《台北地質之旅》便以「老地層、大屯火山群、觀音山、臺北盆地」為主題,規劃行程,邀請讀者「暢遊台北3000萬年的地質故事」,此書薄薄不過128頁,卻以各種圖解、攝影,加上衛星圖片、探勘路線,指點各種地質變化與特色、觀察重點,尺幅千里,引發了一陣地質之旅熱潮,直到今天,這本小冊子猶為人們所念念難忘。其後,遠流台灣館陸續又出版《岩石入門》(1997年)、《台灣1億5000萬年之謎》(2000年)、《台灣地形傑作展》(2001年)……讓普通讀者對台灣地質有了一定的認識。所可惜的是,這些書多半已絕版,也囿於一隅且偏向入門,無法更大面積地關照台灣全島,加上新世紀網路一日千里,可以搜尋的科技資訊越來越豐富且易得,一本新而全面的台灣地質科普書遂有其必要性。
全書集中講述台灣9個地質公園:台東利吉惡地、東海岸小野柳、北海岸野柳、東北角鼻頭龍洞、雲林草嶺、高雄燕巢泥岩惡地、雲嘉南濱海地、澎湖海洋、馬祖,詳盡介紹各地特殊地質構成,以及人文景觀。前者搭配圖解,後者輔以攝影。書前則有總論,由大而小,普通讀者很容易便能掌握台灣島的身世之謎,尤其不同地質區域的風土變遷、社會環保、聚落興衰種種議題,讓土地的美麗與哀愁一整個立體呈現,人與土地的情感頓時緊密了起來。後出轉精,明顯較前此相關類型書籍易讀,也具感染力。就地質這一相對枯燥冷僻的學科而言,用心分明可見,也因為這一用心,全書調性底定,各分章地質圖解偏少偏簡的問題,遂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7位年輕作者既聯合又較勁,字裡行間有種鬆散的默契
此書作者共有7人,加上2位攝影,分進合擊,雖有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協助,採訪、編輯作業的規劃、執行、整合,上山下海,其艱辛可知。就「衛城」這樣一家小出版社,無論人力、物力本就是極大負擔,以今日書市狀況,更是一條少人選擇要走的道路。7位年輕作者既聯合又較勁,字裡行間有種鬆散的默契,而不妨礙各人自由發揮:有嚴謹遵循「新聞報導」原則,娓娓道來者;也有當成「報導文學」下筆,朗朗引詩入篇章的。相對於上個世紀類似書籍的一絲不苟,嚴絲密合,新一代年輕人的開朗活潑讓人重燃起對台灣島嶼的熱情,從地層底下直直煥發出來。
台灣出版正處於寒冬,大小出版人莫不汲汲追問「火在哪裡?」有人選擇短線,引入更多的版權書,快出快銷,不停嘗試市場口味;也有人努力「把小做大」,一點一滴燒冷灶,為小眾讀者效勞,期望穩住陣腳,聚少成多。這種種策略選擇,為今日台灣出版堆疊出一道多元風景,然而,我們卻不能不相信,衡量一個國家出版實力的指標,絕非引進多少種版權書,而是願意投入多少氣力去自製一本繁複的圖文書?瞭解這一點,或許我們更能看出《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這本書的意義及其光輝所在吧!
本文作者─傅月庵
資深編輯人。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