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 04:59 臺北時間

【太陽能新天王】不怕中國競爭 洪傳獻談台廠致勝關鍵

mm-logo
財經理財
洪傳獻說,中國的太陽能供應鏈上游(電池)產能小,下游(模組)規模大,台灣剛好相反。(東方IC)
洪傳獻說,中國的太陽能供應鏈上游(電池)產能小,下游(模組)規模大,台灣剛好相反。(東方IC)
太陽能廠新日光、昱晶以及昇陽科過去一年半以來大虧126億元,不過,專家認為產業本身需求沒有問題,問題是中國廠商過度擴產,導致供給過剩。
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現表示,「從2000年以來,太陽能產業每年都有兩位數的成長,現在供電量的比例僅占1%,未來還會提高到15%~20%,所以產業需求沒有問題,問題是過剩,特別是中國擴展太快,才造成利潤受到影響。」
「台灣切入太陽能產業是從上游的電池開始,因為製程管理和半導體類似,初期發展的時候,台灣廠商也的確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在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時候是整個供應鏈一起切入,下游被他們掌握,台灣變成供應鏈的一環,」洪傳獻進一步分析,「因為中國也做太陽能電池,景氣好的時候他們向台商買電池,景氣不好的時候,台灣就變成對岸的代工廠,所以就非常辛苦。」
「現在我們要改變模式,才有機會贏!」洪傳獻說,中國的太陽能供應鏈是正三角形,也就是上游(電池)的產能小,下游(模組)的規模大,台灣剛好相反;新日光因此積極發展太陽能電廠,2009年轉投資的永旺,今年7月出售日本福島的太陽能電廠,處分利益就有2.43億元,新日光轉投資的子公司CFY,也計畫明年第四季在香港掛牌上市。
有了永旺成功發展電廠的經驗,洪傳獻信心滿滿,「未來在國發基金投資後擴增模組段的產能,擴大規模就可以降低成本,並且靠經營太陽能電廠的獲利扭轉頹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