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06:36 臺北時間

千禧世代靠邊站 i世代具憂患意識 以工作為重心

mm-logo
文化
手機和社群是年輕世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東方IC)
手機和社群是年輕世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東方IC)
又是新的一年,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當我們還自詡為新生代時,下一代的年輕人已經帶著截然不同的腦袋,入列排隊,準備接班。
千禧世代或所謂的Y世代,一般被認為是較有自信、敢於衝撞,不愛加班的一群人。但隨著部分千禧世代高年級生邁入壯年,他們的子女也在這一兩年陸續踏出校門,即將成為職場的生力軍。有社會心理學家特別針對這群年輕人進行調查,希望能夠預先勾勒出新世代的輪廓。
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教授Jean Maire Twenge過去曾著書討論Y世代自我意識高張等現象,而對於這個銜接Y世代的年輕族群,她稱之為「i世代」,其定義為:「出生於1995年後,玩著手機長大,上高中前就擁有IG帳號,不知道網路誕生前的世界長得是什麼模樣。」
Twenge教授認為,i世代與千禧世代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他們的工作態度。根據2016年的調查,美國高三學生中表示願意加班以完成工作任務的比例達55%,要比2004年的同一份調查多出一成以上。另外,i世代相比於上個世代也有更多人認為工作將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過去,Y世代最鮮明的特徵之一就是他們顛覆了「工作」與「生活」的順序,認為生活應優先於工作,而非活著就是為了工作。但這種態度到了i世代似乎又有了變化,背後原因有可能是因為i世代生長於金融風暴的年代,對經濟上的不安全感,驅使他們又把心思擺回了職場。
但動盪的成長環境,也讓這些年輕人進入工作環境後,較為缺乏自信和經驗。根據Twenge教授的調查,i世代的人對於未來樂觀的程度,以及他們獨立決策的能力,都低於和他們同年齡的千禧世代。這或許意味著下一代的年輕人將不像Y世代那樣勇於創業,寧可當人家的員工,穩紮穩打。數據顯示,2016年的美國高三學生只有3成想要自己開公司,相較之下,1987年類似的調查幾乎有一半高中生都想創業。
從i世代的i,不難推論出這個世代與網路、手機之間緊密的黏著度。尤其是社群網路,幾乎是伴隨著這群年輕人一起成長,一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他們熟稔於網路社交,但碰到傳統面對面的社交場合,卻常會感到不自在。對企業來說,該如何針對這些新世代特質調整行銷手段;還有對整個社會來說,該如何看待世代差異,或許都值得早一步思考因應。
資料來源:Quartz, NPR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