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說,司改就是一個溝通的問題,因為法律人都會用自己的專業邏輯在想像這些事情,可是外面的人沒有這套專業人的法律邏輯,以至於不知道司法在做什麼,總覺得司法怪怪的,為什麼有這樣的判決?這就是溝通的最大考驗。
她覺得人民對司法的不信任是來自於對司法的不理解,而司法相對來講,對人民的期待也有距離,因為它太專業了,傳統上也講究司法獨立,結果它們就自己獨立在專業部門裡面,久而久之就孤立了,外面的感覺不會進到審判的邏輯,所以,司法獨立跟人民對司法公平正義把關的功能期待,要讓它能夠接軌。
蔡英文說,人民的想法要如何放到司法的專業,人民要怎麼樣去完整了解司法的運作,最好的方法是讓人民走入法院,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國民法官制,也就是除了專業的法官,還有國民加入做為法院裁判的一部分。
因為雙方可藉此在法院接軌,有討論的地方,司法的判決就有了外面思考的元素進去,人民經過這套程序,也知道司法運作的邏輯是什麼,所以,她覺得國民法官制確實是解決現狀的最重要機制,這個法律很快就要送到立法院,將來會有一段時間,大家去熟識這項新的制度。
蔡英文提到,另外一方面,人民也覺得有些法官或司法人員的想法或行為,不盡符合人民期待,但是把他們放進職務法庭,由法官審法官,就是自己人審自己人;前一段時間,有件職務法庭案件引起社會譁然,她覺得在那當下,司法院做了很重要的決定,以後的職務法庭也需要外面的人一起進去來看問題,如果讓法官審法官,完全用自己的邏輯去做判斷,這更是容易脫節。
另外,人民對司法不信任的原因之一是法官見解不一致,有時上法院碰到A法官是持這個法律見解,碰到B法官又有不同見解,導致判決結果不一樣,讓人民覺得訴訟好像要碰運氣。將來會有一套大法庭制度,也就是最高法院要擔起責任來解釋法律,不要讓人民在尋求司法救濟時,覺得要靠運氣,看會碰到哪位法官。
蔡英文還說,司法改革還有一環,就是這些司法人員怎麼訓練,以前最常講,大學畢業生23歲考上法官,這裡面有個問題是什麼叫法律?法律是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如果學法律沒有足夠生活經驗的話,那法律就是死的,所以做司法人員,就要有足夠生活經驗及歷練,才能深刻、活潑使用法律。
蔡英文認為,確實有段時間,有些人歷練不足就坐在法庭上當法官,過去雖有些改善,但速度不夠快,這次有個很重要的突破,未來不論是法官、檢察官、律師或政府部門裡的法律人,將來一起考、一起用、一起訓練,讓他們在不同部門歷練,讓他們具備足夠歷練擔任法官或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