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13:05 臺北時間

【黎巴嫩大選現場(下)】家族與教派的枷鎖 黎巴嫩的「第三勢力」怎麼突圍?

mm-logo
文化
Koullna Watani 的 Mario 與 Wadih。
Koullna Watani 的 Mario 與 Wadih。
然而公民運動並不是單一團結的政黨,而是鬆散分類的不同團體與個人。在這次選舉當中,有些人選擇組成政黨,有些人單獨參選,有些人只擬定競選名單,試圖在2017年通過的選舉法殺出一條血路。
新的選舉法變得極為複雜,令人不禁懷疑是政治菁英算計讓選民無法完全搞懂,只能投自己的手段。首先選舉法改成了閹割版的偏好投票制(PV)。簡單來說,計算票數時採用三道手續:黨派/聯盟,參選人與教派。
( 公民運動者自行製作的影片,抨擊40年來同一批政治人物表現極差,呼籲選民站出來投票改變。 )
當選民拿到選票時會有幾份「名單」,名單上面有一排參選人(通常是同一黨派或者策略聯盟),選民必須勾選一名參選人以及所屬的名單(可以只勾其中一項)。在計票時,首先先決定哪張名單分到多少「名單票」,決定該名單內有多少參選人可以當選。再來根據個別參選人獲得多少「參選人票」決定誰可以當選,最後再用教派篩選掉參選人。(假如A名單有名三名基督徒參選人當選,但該選區只能選出兩名基督徒議員,第三名會自動落選,名額由後面順位替補)

公民小黨怎麼奮力突圍?

這樣複雜的選舉制度造成許多人的困擾,甚至影響普通選民投票的意願。一名自由插畫家Omar說,儘管他心裡認為他應該行使權利投票,但他卻完全搞不清楚誰是誰,誰的政見又是什麼,也不甚清楚怎麼計算票數。而且,「萬一我喜歡的參選人不在我中意的名單上面,或者我喜歡的參選人跟我不喜歡的參選人在同一名單上面,我該怎麼投?」
2015年的抗議在這次選舉當中催生出了數個來自公民社會的參選人、參選名單與政黨。其中Koullna Watani(我們都是國家公民) 這個雨傘型組織匯聚了許多理念相同的人,試圖集體作戰創造更大的聲勢,總共涵蓋了七個選舉團隊,66個參選人(包括19位女性),投入9個選區。
Koullna Watani 簽名板。
「Koullna Watani負責整體宣傳的部分,特別是社交網路以及電視廣告。」決策委員會一員的Wadih解釋道。「我們有七人決策委員會決定日常戰略的部分,還有一個40人左右的大會決定整體政治立場與方針,參選名單就是大會通過決定的。前者一週開會一次,後者一個月。不過隨著投票日接近,決策委員會幾乎天天開會。」
「隨著我們變得更有組織,推出參選人名單,選民也更願意贊助支持我們,這也是我們花最多時間的部分,儘管經費相比主要政黨不多,我們還是買了幾次電視廣告和幾個大型廣告看板。在競選拜票分工方面,每個參選人負責一家一戶拜訪拜票,參選名單可能會集體出席活動,而Koullna Watani 就負責社交媒體以及電視的部分。」
Wadih 表示 Koullna Watani 不會因為選舉結束之後就解散。「我們想要利用這個組織與平台長期經營,十年二十年,讓改變的力量可以持續下去,我們有很多想法在討論當中,但一時之間還沒有確定實際的方式。」
「長期而言,我希望黎巴嫩可以成為一個開放、進步、自由、充滿生產力的國家。實際上我們沒有國家,我們只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擁有黎巴嫩人的身份,但談到國家治理的具體細節的時候,完全沒有共識,國家機構薄弱。講直接一點,我們應該要徹底放棄教派政治,建立公民政治,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權利。」

野心十足的Sabaa黨

Koullna Watani 底下的其中一個政黨是Sabaa黨,在以基督徒為主的貝魯特一區的投入許多資源,他們有一張參選人名單投入競爭,對上包括總統所屬的基督教大黨自由愛國黨,兩個老牌基督教政黨長槍黨與黎巴嫩力量黨聯合名單等五份名單,總計25位參選人競爭8個席次。
儘管競爭激烈,這是 Sabaa 黨最有把握可以拼上至少一席的選區,派出了原本就極為知名的電視台主持人兼記者 Paula Yacoubian,她辭掉電視台的工作投入選戰,並且有足夠的資金單獨打場選戰,遠比其他公民社會參選人資源要來得豐富。
Sabaa 黨是這次選舉中,公民社會中最具野心的團隊,該黨從去年五月左右開始運作投入這次選戰,其成員不少來自2015年參與抗議的社會運動者。Sabaa的意思是阿拉伯語的數字七,象徵著黨的七個原則。作為公民社會中最有野心的團體,他們認為不能只有個人參選組織成名單,必須長期投入組織政黨,否則選完之後大家各自鳥獸散,難以持續的作為一股力量存在。
作為黨務行政運作的 Ribal 先生更直接的說:「不組黨,選舉過後都會煙消雲散,沒有未來。隨著投票日期接近,一些公民社會參選人名單已經呈現泡沫化。」
Sabaa 黨除了與公民社會參選人,強打政治體制腐敗以外,還意圖改變個人/家族為骨幹的政治文化。學習類似英國政黨制度,設立了影子政府來培育新一代政治人才,不僅有模擬內閣、模擬議會,以及模擬市鎮議會,透過黨內設定相應職務的人來專攻該職務的政績。
Ribal 先生解釋道:「改變黎巴嫩政治必須從改變政黨文化開始,過去黎巴嫩的政黨都是以個人為核心,擴散到身邊的親信再到黨員,許多決策都是一人定案,缺乏民主程序。如果黎巴嫩民主要進步,就得有一個真正意義的民主政黨作為典範。」
以 Paula Yacoubian 為例,她決定參選之後,會提交個人申請表給黨內的行政委員會。之後由委員會根據不同標準來決定由誰代表參選該選區。不過這個體制才剛創立,也顯示出小黨的困境。Paula 所在的貝魯特一區只有她提交申請,更別提她是最有機會的人選。假使有兩人以上,現階段以台灣習慣的民調決也不恰當。
「大部分都是新人,選民不認識,做民調暫時不切實際。」
除了在政黨組織上採用更民主的作法,Sabaa 也試圖在選戰策略上做出創新。負責政治策略的 Walid 解釋,Sabaa 從去年到現在規劃了一套選戰行銷策略三步驟。首先,先到各地方去開路邊座談會,在路口架個小場地,用麥克風呼叫邀請里鄰的選民下來討論什麼是他們最關切的議題。這個階段會持續三個月左右。之後,Sabaa 帶著搜集下來的資料回來,邀請專家過來討論,例如科技議題邀請了兩位,之後研擬出政策選項再帶去不同社區跟民眾討論,作出調整。最後,Sabaa 再派出推出的參選人到社區與選民見面,正式將參選人介紹給選民。
「到最後介紹參選人階段的時候,參選人已經知道選民的心聲,也已經準備好政策方案來告訴選民:我是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Sabaa 黨的選舉綱領與政策文宣。

獨立專業人士團隊 Kelna Beirut

不是每個公民社會參選人都參加到 Koullna Watani 的大傘下,帶有濃烈專業人士色彩的 Kelna Beirut 就聚集了各領域的專家,參選名單上男女各半,主攻貝魯特第二選區,也是貝魯特金融、商業、大學等機構雲集的市中心。這區高達11席,而且穆斯林與基督徒混居,是現任總理哈里里的選區,因此成了全國競爭最激烈,最具指標性的選區。
Kelna Beirut 的辦公室座落於貝魯特最富盛名的哈姆拉大街不遠處,在一個不起眼的住宅二樓。參選人Nuhad 教授是公共衛生方面的專家,曾協助聯合國運作過愛滋病的項目,創辦了黎巴嫩護理團(Order of Nurses),聽到我是台灣來的,還笑著說在美國博士班求學期間,有個台灣同學。
Kelna Beirut參選人Nuhad教授。
Nuhad 說她骨子裡本身就是一個社會運動家,經常高分貝倡議各種改革以及抨擊政府的失政,但效果有限,幾個重要法案都仍躺在議會當中數年,無人問津,令她非常苦惱。以她的衛生專業領域來說「40%的黎巴嫩民眾沒有醫療保險、70%的病人有超過兩種以上的疾病」因此當 Kelna Beirut 找她加入時,她認為理念一拍即合就決定參選。
作為一名女性參選人,Nuhad 很幸運的有來自家庭的全部支持,兒女教她操作社群媒體,而丈夫願意承擔更多家務。這在黎巴嫩不容易,黎巴嫩女性的參政率一直不高,目前議會只有4%是女性,而且在過往統計中,當選的女性通常是「誰誰誰的女兒」或者「家中死了丈夫/兒子」,獨立女性參選人當選的例子少之又少。在新的選舉法當中,也沒有特別立法規定女性最低席次,主要政黨也沒有意願推出女性候選人。不過好消息是,這次選舉的女性參選人是有史以來最多。
「Kelna Beirut 競選有幾個原則,一我們不會去談論任何其他參選人,只專注在我們的議程上面。二我們不做任何空頭支票,比如不可能一夜之間消滅貪腐,三對選民強調立法以及監督執行狀況。」
「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其中一個競選策略是社區家庭討論會,社區領導人會邀請我們過去住家裡,也邀請社區內其他家庭,在會中我們跟選民討論他們關心的議題與可能的政策選項。」問到是否有遇到任何選民婉拒的情況,Nuhad 自信的回答道:「完全沒有,我所遇過的選民心態非常開放,對現狀感到厭煩,很迫切的想討論這些議題,看能拿出什麼對策,尋找有遠見的參選人。」
面對黎巴嫩人根深蒂固的教派意識,Nuhad 出奇地表示她從來不去拜訪自己教派的家庭。她從這次選舉中感受到人們的思維正在改變,她從不問對方教派,而人們也很歡迎與她討論各種議題,她相信人們喜歡她是因為她本人,而不是她的教派。在她的記憶中,黎巴嫩曾經像今天一樣尊重對方教派,並願意坐下來討論共同問題,直到內戰逼迫每個人躲到自己教派的保護傘中。
Nuhad 在黎巴嫩內戰期間都待在黎巴嫩國內,並沒有如許多人一樣逃往國外。「我在波士頓的朋友有次打電話給我,說波士頓連下幾天大雪,問我怎麼度過內戰時期,我回答說我們家裡總是準備一年份的糧食。」
「黎巴嫩人可以在內戰中生存下來,在敘利亞戰爭期間不陷入動亂,不是政府或哪個政客,而是因為黎巴嫩強大的互助精神,有許許多多的NGO和義工站出來幫助其他人,這股相同的精神來自每個人不同的信仰。我所期望的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在醫藥、教育與文化等各領域領先,發揮這樣的精神,然後去幫助身邊所有的國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