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們介紹了實用藝術的概念,說明了藝術品也可以有實用的面向,例如建築。今天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審美,如何欣賞美麗的事物呢?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疑問:為什麼審美還需要方法?不就是用眼睛好好看,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嗎?的確,一般人在審美時不會想太多,但事實上這裡頭學問很大,我們先來聽聽哲學家的說法有沒有道理,也許聽完之後你就會改變原本的看法了。
帶有私欲的審美是審美嗎?
假設你在美術館看畫。最自然的狀況應該是:你在展廳中走著,眼前閃過琳瑯滿目的畫,接著某幅畫吸引了你的目光,停下來後大致把畫審視一遍,確認畫中的內容。這個過程到此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接下來的步驟。
假設畫中是一幅裸女的圖像。從畫的其他細節可以看出,畫的是神話中的女神,也許是維納斯。這時你注視著女神裸露的身軀,腦中竟然開始出現奇怪的遐想。等等!這樣對嗎?這樣我們真的能把握到女神的美嗎?
在這裡發生的事情是,當你在審視女神畫像時,你把自身的慾望──也就是性慾──帶進審美活動中。換一個說法,當你在審視這幅畫時,你的態度是帶有私慾的。也許你會認為帶有私慾為什麼不行?內心想什麼是自己的事呀?當然,自己心裡面想要怎麼想是自由的,但當你把性慾帶進對女神畫像的欣賞之中,你是否還能真正捕抓到這幅畫原本所呈現出來的美?這可能就有問題。畢竟你的慾望是強加在這幅畫之上的,並不屬於這幅畫。
我們再來想像另一種狀況。當你看到女神畫像時,發現女神的長相與你以前的情人十分相似,於是便聯想到之前與她分手的慘痛經驗,整幅畫頓時籠罩上一片愁雲慘霧,也許變成一種悲劇性的美。但這種悲劇性卻是來自你自身的經歷。
我們可以再試試另一個假想情況。假設你是藝術評論家,現在美術雜誌邀請你針對這幅女神畫像寫一篇評論。由於稿費十分優渥,雜誌編輯、畫家本人以及策展人都是你的好友。於是為了稿費、為了交情,你把這幅畫「愈看愈美」,寫出了一篇連你自己都不怎麼相信的評論。
這樣的狀況不會只發生在作品身上。審美對象不一定要是藝術作品,也可以是作品之外的事物,例如大自然。假設你在阿里山欣賞雲海,結果雲海讓你聯想到一件不幸的事:曾經有一次跟家人去看雲海,爸爸卻突然因為看到美景太過興奮而心臟病發作,繼而休克。從此之後你只要看到風起雲湧的景象便很容易有一種休克的感覺,阿里山雲海也不例外。基本上你可以控制不去想它,但你卻常常帶著這過往記憶去欣賞雲海。無論如何,這種感覺似乎不會是阿里山雲海應該要呈現給你的。
康德美學:審美關鍵在審美對象本身
我們提到的這幾種狀況都涉及了不純粹的審美。這種不純粹,來自外在因素的干擾,包括審美者的慾望、私人經驗以及利益。這些外在因素扭曲了審美對象原本應該要呈現給我們的美。因此有哲學家主張,在審美時,我們應該抱持的態度是一種無私(disinterested)的態度,這種態度可以排除會讓美不純粹的要素。這正是十八世紀知名哲學家康德的看法。康德美學一度十分有影響力,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都還有許多追隨者。
康德認為審美的關鍵在審美對象本身,精確來說,是事物的形式;與形式無關的因素便無關於審美,不應該帶入審美活動。以女神畫像為例,畫像本身的形式便是由特定線條與顏色所構成的組合,這種組合可以喚起我們的美感。對審美者來說,要捕捉到美,只需要從審美對象的形式本身下手,不需要考慮別的。
換個說法,當我們在進行審美活動時,康德所說的無私的審美態度要求我們只關注對象本身,所有對象之外的事物──也就是與形式無關的要素──通通不相干。康德用了「自由美」(free beauty)的概念來說明我們所要獲得的美是不受任何非形式因素玷汙或干擾的,這樣自由的美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要注意的是,美的追求並非得來不費吹灰之力,這意思是,並不是只要關注一個審美對象,美就會自動送上門來。當我們的眼睛聚焦在女神畫像上時,除了抱持無私的態度,某種程度我們必須運用想像與理解能力,才能捕捉到美。康德稱這個過程為「自由聯想」(free play)。自由聯想為美的呈現設立了一個門檻,這代表光是關注物體的形式是不夠的,為了知覺到美,我們必須對審美對象的形式進行沉思,從不同的角度觀看並想像,才能捕捉到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對審美對象進行一定程度的反芻,才能看見美。
為了說明這樣的門檻,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純粹的感官愉悅,康德將這種純粹的愉悅感全部排除在美感之外。這種愉悅指的是立即的快感,也就是不經反思就可以得到的愉快感,例如食物的美好滋味。當我們在吃美食時,食物一進到口中,我們立刻就可以知道好不好吃,如果好吃的話,會產生愉悅感,不需要經過什麼沉思。性行為帶來的愉悅感也一樣,這是一種立即、不加思索的快感,沒有任何理智層次。但美感不同,美感必須經過沉思得來。當我們在注視女神像時,我們必須研究線條與構圖,注意畫中的細節,反芻畫作的形式特徵,適度運用想像力與理解力,這樣獲致的結果才是康德所謂的美,而這樣的過程才是所謂的美感經驗。純粹的快感為理智留下的空間太少,沒有想像力與理解力發揮的餘地,因此這樣的知覺經驗是較為低階的。
有距離,最美
康德的美學思想造成了廣泛的影響。二十世紀初期,英國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便提出了所謂的「心理距離說」,基本上便是重新強調康德形式主義美學的精神。布洛認為,當我們在審美時,應該要與對象保持一定程度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這個距離,顧名思義,是心理而非物理的,指的並不是說我們要離審美對象幾公尺遠,而是指審美者應該避免心理上太貼近審美對象而失去了客觀性。有一些外在因素容易會讓我們將主觀性帶入美感經驗,這些外在因素就是先前提過的非關形式的要素。唯有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才能客觀地看見美。
二十世紀初期所謂的形式主義(formalism)也深受康德美學思想的影響。英國藝術評論家貝爾(Clive Bell)認為,藝術作品的形式比內容重要。他認為定義藝術的關鍵在於具備所謂「有意義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也就是某種重大或關鍵的結構。有意義的形式能夠喚起美感,評論家的工作就在於幫助我們發現作品的形式並享受它所帶來的美。形式之外的事物,不管是作者的人生細節或作品所處年代的政治環境都與審美無關。
真的有可能全然依照形式審美嗎?
康德的形式主義美學雖然有不少支持者,但也遭致不少批評。最重要的批評在於審美是否可以只侷限於事物的形式而完全不管外在因素。再以女神維納斯的畫像為例,我們真的可以都不用知道這幅畫的畫派、歷史脈絡還有創作背景嗎?假設這幅畫是對某種畫風的反動,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讓我們錯失了某個重要的環節?又或者,如果不知道作者先前作品的狀況,我們根本無從判斷這幅作品究竟是自我超越還是自我抄襲,這都是作品的形式無法告訴我們,但我們卻可能會認為重要的事。
同樣的批評也適用於自然環境的審美。當我們在欣賞風景時,若對於景色的成因渾然無所覺,似乎不會是一個好的賞析方式。很多風景區都會有說明告示牌告訴我們所觀看的地景是如何形成的,像鐘乳石、海蝕洞或惡地地形。如果我們僅僅只是觀看形式而對於成因漠不關心,這樣似乎無法真正欣賞到這些景色的內涵。事實上,當代美學愈來愈關心形式之外的因素,尤其是審美對象所處的時空脈絡之中的許多外在因素。究竟哪一方的說法有道理,就留給讀者去傷腦筋了。
在下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要談談美與感官的關係。美是感官的愉悅還是智性的愉悅?審美似乎通常指涉到視覺經驗比較多,那閱讀小說也能有美感嗎?歡迎下週一起來了解。我們下次再見。
除了替鏡文化粉絲專頁按讚留言,不錯過精彩節目,跟上播客趨勢,趕快加入「鏡文化podcast社群」,一起討論分享Podcast吧!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