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年多次要求壽險大股東拿錢增資,因2000年以前老牌壽險公司賣了太多5%以上的高利率保單,在2000年各國央行不斷降低利率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到2%以下,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低於0.7%,壽險公司吸收高利率的保單後,根本找不到5%以上的投資標的填補虧損。
如果金管會決定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為基準,業者利差損(保單宣告利率和投資收益率的差額)就會非常嚴重,壽險公司沒辦法支付保單理賠;而且IFRS 17實施後,這些虧損的保單損失要馬上認列,獲利則逐期分攤,老牌壽險公司虧損數字將會非常驚人,業者也會立刻面臨準備金不足、必須增資的問題。
知情人士透露,蔡宏圖等大股東認購現金增資的意願不高,因為增資後股本膨脹,配息能力將進一步壓縮,參與增資的投資報酬率不划算。但為了配合金管會要求增資的政策,國泰金還是在8月中公告開始辦理200億元現金增資。
但這200億元的增資,看在外資機構眼裡卻只是杯水車薪。8月底,花旗銀行等外資的研究報告點明,因應IFRS 17,國泰金增資的200億元「絕對不夠」,花旗銀行研究報告認為國壽需增資的金額高達1670億元,富邦也需增資880億元,加上最近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急跌,外資認為將對二大壽險公司的獲利帶來更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