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 06:01 臺北時間

【心理學S03E01】《國王的新衣》超展開心理學:地下電台為何生意總是這麼好

mm-logo
生活
人們容易受到權威的影響,即使對方所說的話相當不合理,仍然可能會相信他們。
人們容易受到權威的影響,即使對方所說的話相當不合理,仍然可能會相信他們。
好好玩系列知識型節目,全新一季節目從10/03(四)早上600開播啦!除了保有原有的老班底外,也加入了最新的《大腦好好玩》哦!週四為《哲學好好玩》與《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與《語言好好玩》,都以全新面貌及更多元的形式播出,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

【心理學S03E01】《國王的新衣》超展開心理學:地下電台為何生意總是這麼好

《國王的新衣》

今天要講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王的新衣》。
國王找了兩個傳說中的裁縫師來替他做一件美麗的衣服。不過衣服完成後,裁縫師跟國王說:「這個是聰明人才看得見的衣服。你很聰明,應該看得見吧?」國王明明看不見衣服,又不想承認自己不聰明,只好大力稱讚、裝作看得到。當國王穿著傳說中的衣服向大臣們炫耀時,大臣們因為不願意承認不聰明,也跟著一起附和。最後,國王去遊行給全國的百姓看時,雖然民眾也看不到衣服,但因為怕被認為是不聰明的人,所以也陌不作聲。只有一個小孩子笑說:「哈哈!國王沒有穿衣服!」國王突然頓悟了:原來我沒有穿衣服啊。
其實一開始聽完故事,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國王是不是有觸覺或溫度的感覺異常?如果沒穿衣服去遊行,身體一定會很冷,為何他完全感受不到?我也很好奇那個小孩子後來怎麼了。小孩子說了實話後,國王、家人究竟會正面地獎勵他,還是負面地斥責?長輩的反應會影響孩子將來如何應對社會看起來不太正確的現象。不過《國王的新衣》不只是童話,它告訴我們人類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只有小孩子最真誠。接下來就從這個童話故事開展,來跟大家談談幾個常見生活當中的心理學的現象。

愚弄他人的裁縫師:權威效應

為什麼國王會相信裁縫師的話呢?倘若今天他們的身分不是裁縫師而是大臣,國王可能就判他們「戲弄國王」,直接把他們抓去砍頭。之所以裁縫師會相安無事甚至騙到了國王,和心理學所謂的「權威效應」有關。
當今天某人在你心目中夠專業、權威,那你信任他的程度會高於對於其他人的信任。實驗者曾拿了一個關於「睡眠時數」的文章給受試者看,一半的受試者以為文章的作者是諾貝爾獎得主,一半的受試者會以為作者是小公司的總經理。然而,兩篇實際上內容一模一樣、單純只有署名不同的文章,人們卻會傾向相信諾貝爾獎得主。換句話說,訊息提供者的不同會影響我們對訊息的接受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訊息提供者是諾貝爾獎得主,即使文章寫「人可以完全不睡」,仍然會有人相信。
我們生活當中很常看到「權威效應」,像市面上廣告(特別是醫藥用品的廣告)特別常使用。比方說,找醫師或專業人員出來證實產品會讓頭髮變茂密,或讓人變健康。因為消費者認同人物所代表的專業,就會比較相信這個產品的功效。倘若同樣的產品換成非專業人士,消費者可能就不會那麼相信了。
聽起來,權威效應似乎就是讓我們去誤信另外一個人的話;的確是有這個味道。人們常會覺得自己應該是明辨是非的人,可以理性思考訊息的正確性;但網路上仍然流傳許多假新聞。假新聞的問題相當麻煩,因為當訊息量太大時,人們很難有時間一一求證,大腦便會選擇最簡化的方法來接收訊息,此時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聽權威的。權威效應並不是不好的事,而是大腦為了要讓節省使用能量的方法;不過雖然它可以節省能量,太過度反而會變成缺點。所以要注意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如果權威要你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就需要三思而後行、多查證,不要輕易相信權威。

自以為有穿衣服的國王:安慰劑效應

為何權威效應會一再地發生?假權威應該會很快被戳破,但為什麼賣藥的地下卻會一直存在呢?這就和我們就要談的第二個心理學效應「安慰劑效應」有關。關於安慰劑效應,我要先說一個關於我奶奶的故事。
曾經有一次,因為奶奶覺得不舒服就帶去看醫生。這位醫生很有良心,做了非常多檢查後說:「阿嬤,你沒有生病,不用吃藥打針。」可是奶奶覺得不服氣:明明身體不舒服,為什麼不幫打針、開藥呢?回家後仍然病焉焉、堅持自己生病,便再去看了一次醫生。那名醫生仍然堅持不開藥,雙方僵持不下怎麼辦?最後我媽拜託醫生用生理食鹽水替奶奶打點滴,因為生理食鹽水並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藥效。打了生理食鹽水點滴的奶奶頓時精神變得非常好,說:「這個醫生的藥非常好,身體整個都好起來了。」
安慰劑效應指的是:雖然某個事物實際上沒有任何效果,但因為心理覺得有效,它就真的會產生一些效果;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心理作用」。這個現象是真實存在的。有一個大規模的回顧研究檢驗了非常多安眠藥的療效,後來發現即使安眠藥是假的(用糖粉或維他命做的,不具安眠藥效成份),只要病人覺得它是安眠藥,就真的能夠改善他的睡眠。也就是說,人或多或少會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只要夠堅定、真的相信它存在,那身體也的確會產生一部分的效果。
安慰劑效應和權威效應也會結合。如果真心相信權威,即使吃下去的藥只是一顆糖,它仍會或多或少會產生一點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地下電台或奇奇怪怪的商品都會找一些專業人士來代言。這些商品可能剛開始吃會有安慰劑效果,吃下去後好像真的變好了;但一旦時間久了,效果就會慢慢消失,因為它本來就只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已。人們可能會覺得沒有效果是因為藥效過了,所以需要吃更多,卻鮮少懷疑藥是不是本來就沒有療效。許多本來沒有什麼效果的產品只要經過名人或看似權威的人來吹捧,就會吸引很多人購買、互相推薦,卻不容易被踢爆,這就是因為權威效應又導致了安慰劑效應的關係。
因此,生活當中還真的存在非常多《國王的新衣》這類的故事。所以不要太小看這些童話故事。我們可能一開始會覺得故事的人很蠢,一旦展開來後就會發現劇情常常在生活上演。

附和的大臣和國民:從眾效應和堅持的成功

接下,我們來聊聊故事中那些大臣跟國民為何明明看到國王沒有穿衣服,卻仍不出聲。他們除了不想被認為是不聰明的人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群眾壓力;心理學稱之為「從眾效應」。
一個經典的實驗操作:團體中前幾個人都講同一個錯誤答案的話,後面的人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舉例來說,從第一個到第六個人都講答案是A,第七個人雖然覺得答案是B,卻會因為受到壓力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錯的,因此有一定的機率改變答案來跟大家一致。在生活中,我們的確很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天性喜歡和諧;所以內心雖然不同意,仍然可能會屈就於群眾的壓力。
實際上很多時候開會不見得大家都有共識,因為大部分的人其實是不出聲的。通常會表態的都是正反兩方比較激烈、極端的人。在這種情況底下,到底要不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就變成重要的關鍵。當你堅持意見,可能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接下來要介紹和從眾效應完全相反的實驗,它證明:其實堅持一件事是會有效的。
與從眾效應不同,前六個人講的都是正確的答案,但第七個人講的是錯誤的答案,而且堅持己見。一般來說,大家會覺得那個人比較獨特、觀點和他人不同、不太合群。但實驗發現,如果第七個人持續堅持錯誤答案,在多輪後大概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受他影響。換句話說,有十分之一本來答對的人,會因為有人堅持講錯誤的答案而動搖,把自己原本正確的答案改成錯的。
這個實驗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常常覺得如果團體大部分的人意見相同,就會選擇不表態,因為覺得事已成定局;但這個實驗結果證實,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意見才是對的,就不要放棄,因為團體中可能會有人被你說服。在很多情況下只要有人堅持,團體的氛圍其實會慢慢受到影響。因為一般而言,投票或討論的選項差別只在於立場差異,而非對錯。如果可以堅持己見,慢慢地整個團隊就可能會被改變。
表達異見的最佳的方法是什麼呢?一個研究提出這樣的建議:
首先,要大致上堅持你的意見。假設一共有五輪的討論,那麼在前四輪的討論都必須要堅持你的意見,這樣才能慢慢影響他人。不過問題如果持續堅持下去可能會增加其他團體成員的壓力,甚至讓其他成員討厭你,那該怎麼辦呢?研究建議我們:在最後一輪的時候表達妥協之意。也就是說:「我的意見雖然A,但如果大家都認為是B的話,我就不再堅持,同意大家的做法。」在這種情況底下,團隊成員知道你是為了「皇城內的和諧」而願意退一步接受團隊的共識,這樣不僅可以慢慢說服其他的成員,也可以讓別人認為你是個有想法、堅定且合群的人。因此,如果遇到是團隊中意見與他人不同的情況時,不用太擔心也不要太過於從眾,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團隊可能就會有人受到你的影響。
今天從《國王的新衣》談到了權威效應、安慰劑效應,以及如果自己是團隊中有獨特意見時,應該如何處理。童話故事因為有人在互動,當中就必有一些心理學效應或是影響可以討論。希望大家喜歡用童話超展開聊心理學的做法。下次要跟大家聊聊《醜小鴨》的故事,掰掰。歡迎隨時來鏡文化粉絲專頁與我們互動哦!也別忘了訂閱「知識好好玩」專屬頻道!

聽「知識好好玩」聲音頻道

「知識好好玩」於每週四、五播出,讓大家每天睜開眼睛、戴上耳機,就能把知識輕鬆帶上路!週四為《哲學好好玩》、《大腦好好玩》隔週播出,週五為《心理學好好玩》、《語言好好玩》。請搜尋「知識好好玩」並訂閱,就可以掌握我們最新的一集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