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名被俘虜的約旦空軍飛行員,被關在籠子裡活活燒死,畫面由無人機攝影下來並上傳到網路。有個被控間諜罪名的男子,被關在水底的籠子裡溺斃,並且用水底攝影機拍下他的死亡過程。還有人是被T-55坦克輾斃,或是在屠宰場裡雙腳被綁住,如牲口般被殺害。
不過殘暴的統治之下,伊斯蘭國也試圖扮演政府的角色。
它徵收稅金,也有衛生單位負責清理圾垃。他們也會核發結婚證書給結婚的夫妻。這些夫妻如果生了孩子,伊斯蘭國也會如實紀錄新生兒的體重和核發出生證明。他們甚至有自己的監理站。
伊斯蘭國也許想恢復中世紀神權統治,不過他們本身也是時代的產物。他們利用網路連結到全世界各地的追隨者,讓他們感覺自己也是網路上哈里發國的一員。
伊斯蘭國傳達的訊息,對全世界的激進分子都有激勵作用。它宣稱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伊斯蘭國之名發動聖戰。
也因此,伊斯蘭國宣稱對世界各地的攻擊行動負責。從美國加州聖博納迪諾的槍擊,到德國耶誕市集的恐怖攻擊,法國國慶日在尼斯的卡車衝撞,還有斯里蘭卡在復活節的教堂自殺攻擊。其中許多攻擊者,在發起恐怖攻擊前都預先留言或錄下影音宣誓效忠巴格達迪。
隨著「伊斯蘭國」的潰敗,巴格達迪「斬首」的重要性也大幅減低。
不過巴格達迪有特別之處。在《大西洋期刊》的評論裡就提到,他做到了過去恐怖組織領導人沒辦到的事,那就是把群眾連結到過去伊斯蘭光榮的幻想之中。
過去的賓拉登,也曾呼籲回教世界的民眾起身捍衛伊斯蘭。不過他的訴求明顯是屬於20世紀當代的,要推翻阿拉伯的專制政權,要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
相較之下,巴格達迪提供的是充滿戲劇化的願景,他上溯自己的系譜到先知穆罕默德,宣稱自己建立的是幾百年來第一個具正當性的哈利發,奉行古典的伊斯蘭律法,包括合法的性奴隸和其他殘暴的刑罰制度,目標是回復一個想像中的、屬於中世紀的伊斯蘭榮光。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