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學念企管,可是對科目不感興趣,偶然看了歐洲藝術電影,發現與好萊塢片很不同,開始大量接觸,並閱讀相關書籍,包括與台灣影史相關的書。有一回在書上讀到,台灣自90年代開始有紀錄片,「我很好奇,在那之前從來沒看過紀錄片。」
書中提到吳乙峰導演1990年的作品《月亮的小孩》,林木材跑去甫成立的高雄電影圖書館查詢,順利找到。影片播放後,他沒預期的事發生了:「片長60分鐘,我哭了50分鐘,是很特別的經驗。」
林木材解釋,《月》片以白化症者為主題,片中主角現身說法,談他們被歧視的經驗。「我為什麼會哭?因為我發現他們所說、歧視他們的人,就是我。我從沒想過社會的結構是這樣子。」
那一年他大二,接下來的兩年,林木材更勤於看電影、看書,也嘗試寫文章。畢業後,為尋求更專業的訓練,他報考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所(現已更名為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3年後畢業。
退伍後,林木材開始寫影評,也會看相關文章。他發現大部分都寫得頗艱澀,認為應該要更通俗一點,於是取了最簡單的筆名「木材」,來呼應「內容紮實,容易被閱讀」的文章調性。
多年來,從影評人、推廣紀錄片到策展人,這名字都一直跟著他。不了解內情的人乍看以為他命中缺木才這樣取名,他只好澄清「沒有去算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