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06:45 臺北時間

【抗疫設計圖】棄地鐵騎單車 沙灘上架隔板 設計師描繪後疫情生活樣貌

mm-logo
文化
捷克設計公司提出在公共空間畫設「黃圈圈」的防疫作法。(huahuaarchitects Instagram)
捷克設計公司提出在公共空間畫設「黃圈圈」的防疫作法。(huahuaarchitects Instagram)
毫無疑問的是,這場瘟疫將改變都市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
「如果可能,請考慮騎腳踏車,或步行。」4月21號,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防疫期間外出交通技術指導文件中,開宗明義對全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人們,下了這一步指導棋。
從德國,到英國,到波哥大,全球各大城市為了因應封城和社交隔離需求,正醞釀一波快速改造工程,除了劃設大量的臨時單車道和人行步道,都市計畫專家和各領域設計師也加緊腳步,提出各式概念藍圖,期望能在疫情期間和過後,重新描繪出符合人性又能兼顧防疫的新生活風貌。
騎腳踏車和步行不僅可以讓都市人在外出活動或通勤時,自然維持必要的社交距離,WHO的交通技術指引裡還特別強調,這兩種交通模式可有助於人們在封城期間,維持每日必要運動習慣與運動量。以法國巴黎來說,市長伊達戈上任後原本就大力推動單車政策,封城期間更以最快速度在市內劃設了總長650公里的臨時腳踏車道,供市民通勤之用。
在義大利疫情最慘重的倫巴底首府米蘭市,市政府已決定從五月開始全面整頓市內交通規劃,大舉增設單車道、拓寬人行空間,同時縮減汽車停車位。因為研究顯示,空汙可能也是疫情惡化原因之一,米蘭市府當局期望藉此機會,打造出更乾淨、更少汙染、更友善行人的都會空間。
而隨著各地陸續解封,民眾固然渴望外出,但至少在短期內,病毒的威脅和陰影仍將揮之不去。為了同時兼顧「社交生活」和「保持距離」的需求,奧地利一家設計公司提出「隔離公園」的概念,以歐洲城堡常見的迷宮為靈感來源,描繪出未來的都會綠地想像圖。
奧地利設計師Precht提出的「隔離公園」概念。
事實上,疫情對都市計畫領域、建築界和空間設計師來說,可能都將是一個時代分水嶺。
「相距兩公尺,恐怕會成為日後都市設計與公共空間規畫的新標準,」西北大學建築系教授Sara Jensen Carr說。
「安全沙灘」概念設計圖。
過去人們到沙灘度假,是為了享受陽光和開闊視野,但為了防疫,義大利設計師Umberto Menasci提出折衷方案,在沙灘上以透明隔間區分出「私人包廂」,讓遊客在免除病毒疑慮下,得以享受沙灘美景。
具備防疫功能的公園板凳。
另外,義大利設計工作室Antonio Lanzillo & Partners則是提出了一整個系列的公園板凳設計圖,以透明隔板來達成防疫效果。
中國設計團隊提出的「抗疫巴別塔。
中國武漢的「方艙醫院」,已經成為疫情的標誌性建築;有中國設計團隊汲取方艙優點,進一步改良,提出垂直上下的「方艙塔」概念,利用預鑄工法,號稱可在更短時間完成架設,加速投入防疫。
資料來源:CNN, Design Boom, Forb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