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伶頻頻點頭卻又面露無奈:「我沒那種粉紅泡泡,長不出來!《做工的人》壓力比《與惡》大滿多的,這題材真的累到我滿想哭,想先休息一下。」據了解,該劇試片期間即獲得好口碑,出版社當場詢問拍第二季的可能性,並主動表達合作意願。
大慕因《與惡》成功打出知名度,林昱伶亦計劃每年至少推兩部作品,延續創作能量,壓力也隨之而來:「《與惡》畢竟已經過去了,它不會永遠跟著我,更重要的是怎樣創造下一個作品,可以跟觀眾溝通,引起觀眾興趣且願意進來看。」
她坦言《與惡》從無差別殺人案的社會事件、媒體生態等角度切入,是大眾熟悉的角度;相較之下,《做工的人》題材小眾,對觀眾顯得陌生,她得花更多心思行銷推廣,吸引觀眾產生興趣,在在都較艱難。甚至有暢銷原著奠基,反而受到更多文青讀者關注,作品尚未完成之前,她內心的小劇場不斷上演,模擬各種可能。
經過這次《做工的人》,接下來想開發何種題材?林昱伶表示:「不設限。都可以做,重點是怎麼做?畢竟作品做出來就是要跟觀眾溝通,不然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力氣。未來如果碰到歷史、政治、法律各式各樣更硬派的題材,同樣要思考從哪裡切入才能跟觀眾產生連結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