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6日,張安平第一次在花蓮和平村提出「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的概念,11月2日就親自到和平村主持市集攤商徵選說明會,今年1月9日更正式開啟生態園區「台泥DAKA」的大門,期間甚至不到1年──僅351天。
台泥今(21日)在企業總部舉辦《一起做更好的事》紀實影片首映會,內容是花蓮和平村青年回鄉發展、和平及澳花兩部落居民成為創業者的故事;影片中的主角們──花蓮和平村民也到場見證。
長年在外地謀生,第一次回鄉擔任DAKA督導的程美惠,帶著一群毫無經驗的和平村民們組成清潔團隊,在DAKA開放後不到3個月就讓DAKA洗手間獲得花蓮縣府評選為第一等級的特優公廁,她說:「在DAKA裡面看得到的同仁都是和平村的!我每天來上班都很開心,每天工作都有驚喜。老實說,以前根本沒有人認得和平,現在變這樣我蠻訝異的。」
在和平村裡受到敬重的傳統工藝老師石馬秀花,帶著幾名部落媽媽,每天在市集裡跟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透過作品交流,她說,看見自己的作品能夠販售出去,「有人真的很開心,生活很有目標。」和平村克尼布媽媽教室班長王美蘭也笑著說:「DAKA出現後,跟和平以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以前總是看到許多人生活就是喝酒唱歌,但至少現在,我深深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再喝酒、浪費時間了。」
DAKA的出現激發了部落居民的許多潛能與動力,從紀實影片中也看到了部落青年被喚起的熱情。大學主修幼教的雯雯應徵上了DAKA生態文化導覽員,帶著各地的旅人、帶著部落的國小生,走進村落感受在地生活,她說:「和平年輕人以前都是往外走,傳統都消逝了,現在,我也想透過導覽傳承自己的文化。」
原本在外地從事觀光業的和平青年黃文政,帶著妹妹一起返鄉,在DAKA市集裡面賣起自己開發的太魯閣特色風味便當,標榜不油炸零油膩,小小一坪多攤舖結合網路行銷,創下單日銷售1,100個便當紀錄,連花蓮縣議會都慕名來訂購,對他而言,「DAKA市集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小攤販,而是一個學習做老闆的機會。」
台泥DAKA的設立,目的是讓企業跟聚落更融合一起,一起開創小村落新的可能,而開放工廠的各種循環經濟導覽行程與水泥手作工作課程,也確實拉進了大眾與水泥業的距離,甚至開啟了工業與社會新的對話模式,因此,台泥DAKA也在今年4月取得經濟部觀光工廠認證,成為全台灣第一個獲認證的大型工業工廠。
台泥和平廠廠長魏家珮被笑稱是全台第一個要同時肩負水泥生產與地方觀光行銷的超人廠長,在DAKA紀實影片中,他則坦承:「剛開始其實我也怕,因為這是個服務業的領域,但現在我有信心,再給我一段時間,我會做得更好。」
首映會上,張安平表示:「台泥DAKA的誕生不是一個人的推動,能夠成就今天,是每一位部落居民、團隊成員的努力用心,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事。上週我們邀請了歐洲駐台代表參訪台泥DAKA,他們非常高興看見歐洲各國一直在推動的循環經濟、綠經濟的實現,對當地美食感到驚豔,當天把60年的老牌和平肉粽通通帶回家。因為他們在台泥DAKA看到的不只是一句話,而是真正發生實現的一件事。」
「台泥DAKA只是第一階段,我有一個夢想,希望DAKA所代表的小小瞭望台,能有力量擴散到和平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希望未來能做到綠色平衡觀光,和平是台灣最美麗的一角,不只是自然生態的美麗,更有人文、人性、人情組成的美好,和平和DAKA就是這樣的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會一起完成這個夢想。」張安平說。
原本今天應該要在議會接受質詢的花蓮縣秀林鄉鄉長王玫瑰,也因為認同台泥DAKA的理念,選擇親自出席首映會:「從這裡和議會中,我選擇了來這,就可以看出我對台泥的肯定。我沒有想到台泥說到做到,真的打造出了台泥DAKA,並且給部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影片中部落媽媽們說的生活上的變化都是真心的,很感謝台泥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對地方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因為有你們,和平這裡有了發展的機會。」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