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3歲的曹源峰迎來電影人生又一個10年。這年他以林泰州執導的單元劇《狂舞憂鬱》,與周震、劉富源同獲電視金鐘獎音效獎。中影也在此前後,經歷技術數位化、添購杜比設備的轉變。
大約1998年,中影有一部電影要開拍,由於導演是留美回來,對於電影技術規格有一定的要求。那時王童是中影製片廠的廠長,看到從類比轉數位已是國際趨勢,而中影錄音室設備仍停留在類比時代,於是跟公司爭取經費,開始數位化。曹源峰坦言,沒有數位化之前,因為同學在電視台工作都開始用數位機器,讓他想離開電影圈,還已考上公視。但中影的數位化,讓他決定繼續留下來。
由於杜比已是國際標準規格,當時廠內最年輕的曹源峰向公司提出規劃報告,在政府補助購置電影數位後製設備器材,以及廠長王童、錄音組長胡定一支持下,成立「中影杜比錄音室」。但為更了解功能,曹源峰除得自修找資料,還要與廠商討論、甚至爭執。
曹源峰笑說,中影蓋杜比錄音室的地方原是以前張弘毅、陳揚做配樂時代的錄音棚,棚內還可有管弦樂團演奏。可是後來錄音棚荒廢不用,加上挑高夠高,公司有些人下班還在那打羽毛球。
「杜比錄音室完成後2年,我以鄭文堂電影《經過》得到金馬獎最佳音效。當年一起入圍的,一個是大師級的杜篤之、一個是香港有名的曾景祥,我上台致詞特別感謝『金馬獎鼓勵新人』。可是,再過兩年,國民黨就把中影收了。」2006年2月底,曹源峰與其他中影人一樣黯然離開,但半年後,民營中影卻找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