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0:00 臺北時間

【語言S4E08】想讓人聽懂你要說的話? 和笛卡兒一起上思辨健身房吧!

mm-logo
生活
「藝術作品必然美嗎?」這個問題很多人一定都想過;但要如何得出結論呢?這集我們就用哲學的思辨,教大家如何思考這些有趣的議題!
「藝術作品必然美嗎?」這個問題很多人一定都想過;但要如何得出結論呢?這集我們就用哲學的思辨,教大家如何思考這些有趣的議題!
《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抽獎辦法
參加活動即可抽平安文化出版社提供的新書《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請仔細閱讀下列活動辦法。 ➽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06 23:59;2020/08/07晚上公布得獎者兩名。 ➽ 抽獎辦法: 1. 按鏡文化Facebook粉專讚,或追蹤鏡好聽Instagram;每個平台各提供一本新書。 2. 至鏡文化Facebook粉專鏡好聽Instagram的貼文下回答下列問題:『你對「哲學」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註1:本活動歡迎世界各地的聽眾參與,但是礙於寄送問題,中獎者若無在台灣國內可寄送的地址,獎品將候補給下一位幸運兒。 註2:於中獎名單公布後24小時內若未回覆聯絡資訊,即視同放棄資格,將自動遞補下一位得獎者。

【語言S4E08】想讓人聽懂你要說的話? 和笛卡兒一起上思辨健身房吧!

這集《語言好好玩》與平安文化合作,特別邀請到任教於法國索邦大學、同時也是《哲學新媒體》主編的孫有蓉來談論哲學的「論說文」。
每年法國高中哲學考試總會引起各地媒體的關注,這些高中生都需要寫作論說文。實際上要做一個好的論述並不簡單;它不像我們只是記載「今天天氣不好」這種客觀事實敘述,而是要加入我們對於該事件、議題的感受、態度與想法。這次的講者有蓉將會分享新書《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中談論「論說文」的部分,讓我們看看論說文為何這麼重要,以及哲學家是如何透過邏輯來安排思緒,並將思緒轉化為文字。
《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我在法國教哲學,看法國學生怎麼學「思考」和「論述」?》,孫有蓉著,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受限於篇幅,這次的訪談將以大意形式呈現,但有相當多精采論述、舉例只有在Podcast才聽得到,請一定要收聽哦。
Q:「哲學」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學哲學?
面對這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有蓉認為簡單來說,哲學可分成兩個不同面向的能力和訓練,不過兩者是緊密相連的。第一個面向,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思辨教育、哲學思辨,它講究的是方法、邏輯、論辯是否嚴謹;另一個面向則是「哲學內容」,也就是哲學家們的確切思想有哪些。
「哲學」所探問的,是人類面對世界時所產生的所有問題與疑惑,也是好奇所認識的世界是否如此理所當然。因此,哲學家都是從很簡單的問題開始的,例如「這個人是不是我的朋友?」在探問的過程中為了講求精確,哲學家需要借用語言的結構把思想界定得更清楚,為求每一層的思路都是精確的,所以像是剛剛的問題,我們在回答之前就必須先定義何謂「朋友」。
換句話說,思辨能力與邏輯論證是承載哲學內容的外在形式,就像是一個容器一樣,而它承載的東西就是哲學內容、哲學家的思想。
Q:呈現論述最常見的載體之一就是「論說文」。請問論說文有哪些架構呢?
由於論說文寫作通常是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所以有蓉特別將「起承轉合」改變成「啟呈轉(展)合」。因為過去的起承轉合只有順序上的意義而已,但論說文需要有邏輯上的銜接,所以將它轉變成「啟呈轉(展)合」,就可以讓文章內每個段落都有邏輯上的功能。
寫作,總是希望能讓別人聽懂。所以「啟」(也就是文章的一開頭),我們需要先提出主題,讓大家知道文章要討論的主軸;再來,就要說明文章將會用什麼切入點、面向來討論主題,這樣才能把討論限定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之內,讀者才能夠知道你文章接下來的走向。所以「導論」是論說文中最重要的部分。
Q:那要怎麼樣才能寫好一篇導論呢?──談「叩問題目」
事情之所以有討論的價值,一定是因為這個議題有「張力」存在;若能在導論的一開始就把這個張力展現出來,觀眾自然也能被吸引,這在有蓉的書中稱為「叩問題目」。
以「藝術作品必然美嗎?」為例,這個問題本身的張力就很明顯了:每個人都有可能覺得某個物品明明不夠美,為什麼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所以,我們就可以從自身的經驗著手,讓讀者也能同理感受問題的張力。不需要擔心以自身經驗出發會有問題,因為接下來的討論就需要把問題抽象化、上升成「議題」──為什麼「藝術作品必然美」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接下來一系列的探問,都是在幫助作者和讀者釐清問題;就像把積木拆解開來,一個一個處理完後,再把它們給拼回去。
不過有蓉也提醒大家,切入題目的方式需要考慮受眾。如果今天面對的受眾是一般社會大眾,以個人經驗切入就會是個很不錯的角度,讓大家很快地知道為什麼今天要討論這個題目。
Q:導論的第二步是「界定題目詞彙定義」。那我們應該如何界定一個詞彙?它背後的用意又在哪裡?
「藝術作品必然美嗎?」是2017年法國高中生哲學考試的其中一個題目。面對這樣的問題,有蓉說法國的老師會請學生─拿到題目時,先把每個概念都挑出來討論;如果題目內有「邏輯連接詞」就更需要注意。舉例來說,這題就有三個概念──「藝術作品」、「美」以及邏輯連接詞「必然」。找出關鍵概念後,就要開始去界定這些詞彙。
我們常會以為思想的結構和語言的結構是一樣的,但思想其實更模糊。如果我們沒有特別用語言把每個元素都排列出來,思想會糊成一塊。所以界定題目詞彙定義,就是慢慢地把概念的定義界定出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討論。
法國高中哲學考試並不是在討論是非,而是希望看到學生思考的過程。舉例來說,「藝術作品必然美嗎?」我們可以先開始嘗試界定「藝術作品」的定義。藝術作品如果定義成「沒有用處的擺飾品」,它能包含所有的「藝術品」嗎?會不會有例外?像是「聖誕樹」符合了上述的定義,但我們卻不會認為它是藝術品,那就代表這個定義還不夠嚴謹。
為求嚴謹,或許可以加上「有工藝、有技術」來定義藝術品;但這個定義卻又不能包含近年來新興的「觀念藝術」,像杜象的《噴泉》(Fountain)並沒有實質上的技術可言。所以,這個定義也還不足以定義藝術品。
經過一層層檢視,原來「藝術品」可以由一連串的定義來界定。當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呈現出來後,就可以進一步討論這些概念和「美」又有什麼樣的關連。
剛剛談到的邏輯連接詞「必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使得文章最終需要回答「必然」或「不一定」。如果「藝術作品必然美」,那就需要證明界定「藝術作品」時已經蘊含了「美」,才能符合「藝術作品必然美」的結論;反之,如果它們在邏輯或因果上不相關,就不會得到「必然」的結果了。
Q:導論的最後一步是「組織問題意識」,我們需要如何處理?
有蓉提醒,在論說文的導論內通常只會以幾句話寫出問題意識的「大綱」,也就是文章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是什麼。
「藝術作品必然美嗎?」這個題目我們一開始若以經驗談起,接下來或許就可以從「美是不是個主觀的經驗」的角度切入;確認了切入角度,便可以討論美究竟是客觀還是主觀。不過,這個主/客觀的討論也可能會走到死路,尤其實個人偏好、個體差異就有可能讓論述走到死路;所以,在組織問題意識時,我們需要去翻轉這個矛盾,讓它不再只是個人差異上的問題。
《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中,有蓉跳脫了討論「美」是主觀/客觀的死路,將「美」反過來界定出來成有能力激發起某種感受或吸引我的某種衝擊感的物品;這樣的定義就不會有主觀、客觀這種「物」性質上的問題。
從問題意識的組織,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人思想的動態,它的思路是如何組織起來的:先以一般感受、直覺開始破題,中間討論「美」時可能會發現走到了邏輯上的死路,所以又想辦法走出這個死路,把「美」改換成內心的某種感受;這樣的轉換使得接下來討論的面向又不一樣了。
Q:要如何訓練論說文的能力呢?
從零開始的話,有蓉推薦大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看別人怎麼寫文章。哲學系常會要求學生要閱讀哲學家們寫出來的東西,這訓練不但可以知道哲學家是如何組織出他們思想的,也可以反問自己是否有能力把資訊重新建築成原先文章的方式。這些過程,就是在訓練自己的抽象化能力。如果我們能夠知道作者如何安排、組織文章,相對來說,我們也會更清楚要如何組織自己的思緒。
在知道對方如何組織文章後,我們也可以再進一步質疑:我為什麼看得懂他所寫的內容?我為什麼看不懂?甚至是:我為什麼不想看?在這個質疑的過程,不但可以分辨文章的好壞,也可以知道未來要生產論述時,我們應該如何安排思緒,讀者比較能夠理解。
Q:哲學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有蓉提到,以日常生活來說,哲學形式上的思辨能力是在生活中最容易使用到、但又最難找到好方法進步的部分。思辨能力、抽象能力是一個原則、方法,它對有蓉來說最大的影響,是未來面對到複雜的情況、環境時,她能快速地分析大量的資料,並把龐雜的事物切割成小部分來分別處理。
哲學的思辨能力牽涉到幾個層面:一,我們面對問題時,能不能把情況化繁為簡?二,我們能不能分出優先順序?三,我們能否判斷事情的權重,即什麼是核心、什麼是邊陲。
有蓉認為,哲學的思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很多人在處理事情時,很少去分析做事情的先後順序。例如,這些人閱讀時可能傾向以「維基百科」的方式大量吸收資訊,卻不忘記自己原先的目的,使得本來想要理解的事物無法透徹地理解;又或是他們做事可能沒有章法,處理事情沒有安排先後順序,導致最後事情做不完。所以對有蓉來說,哲學的思辨能力就可以幫助她在思考和做事上會比較有效率。
哲學內容對於有蓉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哲學做為一個大家認為「沒有用的學問」,是因為它沒有辦法拿來解決特定的問題;但也因為它沒有一個特定的對象,所以所有東西都能成為哲學討論的對象。哲學一剛開始是因為人類好奇而開始探問的活動;而且人永遠都會有煩惱、疑惑,都會有無法理解的事物。所以,哲學便能幫助她更理解這些煩惱從何而來,也能知道選擇背後蘊含了什麼樣的結果讓她可以進一步做選擇。
這集《語言好好玩》談到了什麼是哲學、如何用哲學的方法來組織論說文,以及論說文的導論應該如何組織,甚至是哲學可以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集也會抽出有蓉的新書《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共兩本,請大家到鏡文化Facebook粉專鏡好聽Instagram參加抽書活動哦!
今天這集就到這裡囉!歡迎大家來我的Facebook粉專Instagram和我互動。我們下次見!

《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我在法國教哲學,看法國學生怎麼學「思考」和「論述」?》購書連結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10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聲音平台《鏡好聽》,每天都節目上線,聽記者聊採訪幕後,聽作家談談創作,還有聽名人朗讀好書。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

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鏡好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