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05:58 臺北時間

《數電影的人》在做什麼? 片名反映他們的日常

mm-logo
娛樂
修復人員常常在數片格或計算拷貝數量,是紀錄片《數電影的人》名稱由來。(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修復人員常常在數片格或計算拷貝數量,是紀錄片《數電影的人》名稱由來。(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電影為什麼會壞掉?又要怎麼修呢?」紀錄片《數電影的人》讓外界一窺修復工作的過程,片名也反映了他們的日常。
該片導演盧元奇表示,他和團隊發現,不論哪個工作環節的人,他們常常在數東西,包括在片庫盤點拷貝數量、在電腦或工作台上數片格、或貼修復膠帶時數貼幾格,以及某本膠卷的拷貝跑了多少格等,都要登記下來。
盧元奇說:「他們一直在數東西、記錄這些資訊,我們覺得這滿有趣,這是一群數電影的人。」片名便應運而生。
紀錄片開拍時,影視聽中心正在修復《空山靈雨》,盧元奇來不及參與前置工作,必須想辦法用其他素材來補、以呈現修復一部影片的完整過程。配合工作人員的行程,他和拍攝小組也要維持機動性,例如跟著去香港收購影片,或臨時加進一段沒有列在腳本上的事件。
例如片中有人想在某個場合放映「國歌」的舊影片,打電話去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詢問相關事宜。拍攝團隊聽到這個消息後覺得很有趣,便臨時加了這個橋段。
紀錄片《數電影的人》花了近2年才完成拍攝。(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盧元奇說:「我們會事先寫腳本拍攝大綱,列出受訪者、題目和拍攝地點,但心裡知道拍到的畫面與大綱一定相去甚遠。拍完後也會出剪接大綱,不過它與最後完成的影片也會不同 ,有可能照著剪卻不滿意而重新來過,因此會不斷討論、調整。」由於一邊剪接、一邊補拍新的素材,全片花了近2年才完成。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