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的主治醫師陳順勝教授,為出版關於台灣族群的新書,其中提到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主要分布於淡水、基隆、台北一帶,便邀請陳前總統寫一段「凱達格蘭大道」命名的決策故事,而他也在自己的臉書「陳水扁新勇哥物語」將這段內容曝光。
陳水扁回溯凱道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被稱作「台北府城東門街」,而日治時期因為道路不命名而沒有路名。戰後國民政府來台,1946年10月25日,為了慶祝蔣介石60大壽,不僅將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改為「介壽館」,館前道路也更名為「介壽路」。
1994年上任陳水扁台北市長後,向全國發起了為介壽路重新命名運動,共有6,000多人報名參加,命出7,000多個名字,「包括短路、瑪麗蓮夢路都有人提出。」
文史學者在眾多新名字中篩選出7個名字,最後再選出2個名字,讓時任市長陳水扁圈選,這2個名字分別為「凱達格蘭大道」和「艋舺大道」。而陳水扁認為,為表示對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肯認包容與尊重,「沒有凱達格蘭人就沒有今天的台北人」,因此決定在1996年3月21日,正式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同時也開放凱道和總統府前的重慶南路一段不再禁行機車和腳踏車,讓凱道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民主廣場,見證半世紀以來的民主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