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07:58 臺北時間

【鏡評】如何防範理財專員弊案

mm-logo
時事
理專弊案頻傳,無論金管會如何對銀行下重手,保全之道仍是回到客戶自己,是否能負起個人資產的保管責任。
理專弊案頻傳,無論金管會如何對銀行下重手,保全之道仍是回到客戶自己,是否能負起個人資產的保管責任。
連續爆發理財專員盜用客戶資金的弊案,看了令人怵目驚心,趨勢明顯惡化,堪稱「價量齊揚」!過往理專犯罪弊案一年大約1、2件,去年突然暴增到7件,金額4.15億元,今年又爆發6件,挪用客戶資金超過6億元,而且有銀行一年爆發2次弊案,有一個專員一口氣盜走41個帳號的資金,另一個案犯罪金額更逼近3億元。
客戶的錢放在銀行,卻被銀行員A走,這是銀行最忌諱的天條,當然,客戶只要證明沒有跟犯案的理財專員勾結,這些錢銀行自然得全數奉還,甚至還得跪求客戶原諒,奉上賠償金,最終客戶大多虛驚一場,不會有實質損失。
但是,理專弊案暴增卻暴露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銀行經營極為困難,被迫鋌而走險。早年,「錢」是稀缺物資,銀行左手收存款,右手放貸款,一年365天,不論颳風下雨、就算是全國休息的農曆過年,照樣躺著賺利差。但是,這幾年全球各大中央銀行拚命印鈔票,全面零利率之下,存放款利差的收入連付員工薪水都不夠,只好拚命賣投資理財產品,收手續費,而且最好客戶今天買明天賣,後天再買回,說好聽是「提升周轉率」,說難聽就是把客戶的資金拿來「炒單」,客戶一筆資金來回多收幾次手續費,卻讓客戶暴露在高風險之下,很不道德。
防範危機的方法很多,金管會對於出事的銀行越罰越重,從單次事件罰鍰200萬元,到最近一次已經升高10倍到2千萬元了,金管會還要修法,把責任一路往上拉到總經理、甚至董事會,一家銀行總有4、5千人,只要有一人舞弊,最高層就得連坐。另外,銀行也層層嚴令絕不能再發生代管客戶印章、密碼等情事,現在看起來,主管機關與銀行都比照最嚴謹的洗錢防制手段,築起高牆防堵犯罪。
只是我們沒有那麼樂觀,台灣總共37家銀行加總的信託資產即將突破新台幣10兆元,其中境內基金有3.55兆元,境外基金存量比境內更大,有4.44兆元(以上均為8月底的數字),這就像是高速公路龐大的車流,就算有最嚴謹的交通規則,最昂貴的罰單,照樣發生車禍、甚至無法根絕酒駕。銀行除非不做生意,否則在零利率的環境下,還是得拚命做大財富管理的存量與流量,說句政治不正確、但是坦白的評語,高達10兆元的信託資產,一年6件「車禍」,6億元(萬分之0.6)的損失,事故率已經是很低了。
最終的責任,還是得靠客戶自己,如果每一位超級有錢人,都能好好保管自己的印章、記清楚密碼、管好散落在各銀行的資產,理財專員就找不到上下其手的漏洞。自己看好自己的錢,不就是理財的第一課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