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5:58 臺北時間

【同婚法逼離婚3】明明是爸媽 一個原因害孩子不能認爹娘

mm-logo
生活
同居5年的羅先生(右)與謝先生(左)也因想收養不敢結婚,他們無奈說,從收養流程到未來實際撫養都是2人一起參與,但法律卻仍不允許共同收養。(羅先生提供,圖中當事人皆已變裝處理)
同居5年的羅先生(右)與謝先生(左)也因想收養不敢結婚,他們無奈說,從收養流程到未來實際撫養都是2人一起參與,但法律卻仍不允許共同收養。(羅先生提供,圖中當事人皆已變裝處理)
同性婚姻上路一年半,本刊調查,因法律尚不允許結婚同志共同收養,許多同志被迫不敢或延後結婚,甚至有同志甚至被迫準備離婚。兒盟收出養服務方案總督導李芳玲接受本刊採訪更從「孩子最佳利益」出發,直指法律不允許同志共同收養可能產生的問題。
李芳玲舉例,若只允許單身收養,一旦收養人去世後,孩子明明還有另一個爸爸或媽媽,卻只能由去世那一方的直系血親優先擁有監護權,反而跟孩子朝夕相處的另一個爸爸或媽媽,完全是法律上的陌生人,甚至衍生搶小孩的爭議。
她接著說,若同志伴侶離婚,因孩子當初是單身收養,也只能選擇跟提出收養的那一方住,另個人完全沒有權利探視孩子,小孩就會很受傷、很可憐,完全任由大人擺佈。
阿仁與小傑對政治人物喊話,希望他們能看見每個族群的需求,賦予同志配偶共同收養的權利。(阿仁提供,圖中當事人皆已變裝處理)
此外,明明孩子實質由2人照顧,卻只有一方有親權關係。李芳玲說,隱形的教育都會影響到孩子,若其中一人才是法律上真正的爸爸,可能導致伴侶愧疚感,「你付出那麼多卻一直跟孩子沒真實名分」,這種不安會在家庭流動,甚至讓孩子承擔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為何二個對我好、照顧我的人不能擁有一樣身分跟權利?
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去年全國僅142組家庭成功收養,仍有585個小孩尚未媒合到適合的收養人。
去年5月24日同婚上路至今,逾5千對同性伴侶結婚,但成家的同志家庭卻無法像異性戀一樣共同收養小孩。圖為今年同志大遊行。
李芳玲表示,台灣收養家庭不足,《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一篇報告更指孩子年紀愈大、退養率愈高,另同志收養人能力並未較其他父母差,同志家長甚至更能提供大齡兒童的需求,因此避免孩子愈大反不利收養,應鼓勵多元家庭收養,政府更應儘速修法,讓成家的同志與異性戀一樣,也能共同收養孩子。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