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悟出「一代拳王」理論:產品線若過於單一,沒有繼續投入下個具潛力的產品,當前的成功就會像一代拳王,只能享有一時風光。2000年,蔡明介因此決定投入手機晶片市場,找來美國Rockwell的徐至強擔任研發主管,與正崴集團合資手機設計公司達智,研發手機晶片解決方案。
一名聯發科老員工回憶:「當時公司內部對於這個計畫多不看好,徐至強也對我們說這是個屎缺。」原來,台灣解嚴前對通訊的管制非常嚴格,民間的通訊人才和技術稀少,且光碟機與手機的領域差距甚遠,投資金額高昂,卻不知道何時可以回收。老員工透露:「聯發科從2000年到2004年投了數百億元開發手機晶片,卻連一個訂單也沒有,不少高層主管心都涼了。」儘管如此,蔡明介還是鐵了心堅持要做。
蔡明介切入手機的手法,就是以鄉村包圍城市,當時聯發科透過系統單晶片(SOC)將MP3多媒體影音播放功能整合到手機裡,還提供「公版」給想開發手機的業者,對方只要購買外殼、螢幕和鍵盤,很容易就可以組裝成功能更豐富的手機。
2004年,大量的中國客戶開始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並與德州儀器等國際大廠抗衡,更厲害的是,只要Nokia等手機商推出新手機,聯發科立刻就能推出功能類似的晶片,讓客戶改裝成一模一樣的手機。聯發科日漸壯大後,引起世界龍頭高通的注意,開啟雙方的纏鬥。
「2000年聯發科切入手機晶片市場時,第一個推出手機晶片的對手已經在市場上賣了10年,到了3G手機時代,我們落後高通7年,4G也落後對手3年,但是到了5G,我們已經後來居上,銷售量甚至比高通更好,這對蔡董(蔡明介)來說意義當然不凡。」聯發科主管說。
「過去10年,聯發科投入4,200億元以上的研發經費,相當於在台灣興建8座101大樓。」聯發科主管表示:「公司投資幾乎都用在研發人員的薪資,對台灣GDP民間消費類別貢獻卓著,去年在台灣採購金額超過1,500億元,是台灣最大的買家。」
二十多年來,蔡明介率領的聯發科經歷了三起三落,在他不斷投入研發、取得技術領先的堅持下,終於在去年超越高通,成功奪下5G手機晶片領頭羊。對於今年的半導體戰場,蔡明介依然戰戰兢兢,不自滿地說:「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嚴峻,但我相信透過齊心一致的努力,必可突破重圍,再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