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昨(5日)說,事故列車撞到工程車,隨後撞進隧道,導致火車與隧道擠壓,因此造成嚴重死傷,直言隧道是「一個比較不幸的環境」。他透露,司機短短4秒內立刻反應連踩剎車到最大,且鳴笛,在高速短距離、幾乎難已回天狀況下,仍盡最大努力拯救全車乘客。
事故列車從和仁隧道出來後會經過彎道,再行駛一小段直線進入事故地點清水隧道,和仁隧道至清水隧道間約287公尺,但距離撞車地點為250公尺,若依太魯閣號行車時速130公里計算,就算司機一出隧道就看到工程車,全程也只有6.9秒可反應。
楊宏智直言,如果事故發生的位置沒隧道,只是火車與工程車,以太魯閣號的速度與重量和工程車相比,他認為災情會比較輕微。但很不巧這次前方有個隧道,整輛火車與隧道擠壓,不僅只是火車與工程車的擠壓,車頭的車廂出軌後,後面就完了。
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則表示,一般來說,在暗處眼睛瞳孔會比較大,到明亮處瞳孔則會縮小,人類眼睛從暗處到明處的適應時間約5至12秒,因此太魯閣號駕駛在看到障礙物後,除了距離的反應時間僅約6.9秒外,若再加上眼睛需要適應的時間,能夠做出剎車反應,其實非常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