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蔡銀娟描述真實火場伸手不見五指的景像:「水線上最前面的消防員,要大聲口述動作,由後方人員接力覆述,避免看不見造成失足危險。但真要寫實呈現,觀眾根本看不下去,必須做改良折衷。」
她舉出,只看得到眼睛的消防面罩,劇組拿掉面罩中的鼻罩,搭配事後配音或叫出隊員劇中名字,讓觀眾能清楚分辨。
為了看清楚火場內演員的表演,劇組則利用安全燈和角落逃生燈,合理增加環境光源。製作人李志薔解釋:「火災現場應該是處於停電狀態,四處裝照明燈具或在消防面罩加裝小燈都有違常理,用平常裝電池的設備較趨近寫實。」
消防衣的反光條也經過替換。蔡銀娟表示:「火場裡可看到消防衣反光條和配戴的胸燈、頭燈,在煙霧迷漫中晃來晃去,直到更靠近才看得出人影。但消防衣反光條非常亮,會干擾拍戲,我們是買來真實消防衣,將反光條取下,改用別種材質降低反光。」
還有消防員重達20公斤的氧氣瓶,一度考量造成演員表演時的負擔,特製較輕的道具,但拍攝火場畫面仍需供氧,最終皆使用真實氧氣瓶。
有趣的是,劇中「同安分隊」藍色制服詢問度高,觀眾敲碗希望製成周邊商品,但據悉尚未有此規畫。李志薔笑說:「制服是由劇組造型師設計,實際上台灣各縣市消防隊的衣服依政府採購法購入,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規格和顏色,因階級不同也有區別。不過,劇中每位演員都穿M號,身材好穿起來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