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05:58 臺北時間

他拍3部片險傾家蕩產 卻發掘出金馬影帝、最佳女配角

mm-logo
娛樂
黃明川(右)執導的《西部來的人》堅持獨立製片的精神。(黃明川提供)
黃明川(右)執導的《西部來的人》堅持獨立製片的精神。(黃明川提供)
導演黃明川近20餘年來專注紀錄片拍攝,但在此之先,他是以電影崛起台灣影壇,而且以往黃明川拍片幾乎都是先拍再說。30年前,他陸續拍攝《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破輪胎》等「神話三部曲」電影 ,差點傾家蕩產,但當年在受肯定或引起爭議之餘,也彰顯獨立製片的精神。
黃明川本在紐約開設商業攝影工作室,有些積蓄,因1987年台灣解嚴而返鄉,並在90年代攝製有別台灣新電影寫實風格的「神話三部曲」。其中《西部來的人》《破輪胎》分別由陳以文、丁寧主演,兩位演員當時均出道不久,後來逐漸嶄露頭角,各自拿下2019年金馬影帝、2018年金馬最佳女配角。
黃明川透露,從美國回台時有帶一筆錢,但拍《西部來的人》全花光,該片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4項提名,票房卻備受打擊。他認為,以往台灣在中影等大製片廠之外,也有人自組公司拍電影,但公司規模大小,與獨立製片與否無關,「獨立製片最大的不同是在『反抗』與『自覺』,知道自己是誰、想表達什麼。」
黃明川笑說,「我3部電影拍得死去活來。《寶島大夢》拍第一年拍到一半,錢又燒光,口袋剩下大概一個禮拜的錢。但突然有位投資者鄒武鑑從紐約回來,想要加入,《寶島大夢》後來的錢就是他出的。」
黃明川拍攝《寶島大夢》幾乎耗盡積蓄,口袋曾剩下大概一個禮拜的生活費。(黃明川提供)
90年代的黃明川瘋狂拍片,也拚命賺錢,「我拍過十幾部廣告,因沒辦法適應而放棄。後來拍很多記錄藝術節慶的影片,包括美術展覽《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淡水河裝置藝術節《1995後工業藝術祭》,高雄貨櫃藝術節也拍了幾次。」此外,他還拍攝《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等本土文學家系列紀錄片,這些經歷日後開啟黃明川作品的新頁。
在電影與紀錄片之間,黃明川不自我設限,獲台北電影獎非商業類最佳劇情片的《破輪胎》,就轉化自他的紀錄片《鐵皮銅骨石頭心》,結合紀錄與劇情元素。「我不把自己框在固定的領域,後來拍《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有人說我倒退,但我不認為,現在回頭看,更發現那是資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