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健保問題癥結不在逛醫院、濫拿藥,這些都是枝節末微。健保真正問題,在於整個社會對全民健保沒有正確認知。
台灣的健保,全稱為「全民健康保險」,白紙黑字寫清楚了,這是「社會保險」。然而,打從一開始,全體民眾都以「社會福利」概念看待全民健保。全民健保儘管名為「保險」,卻並非真正的保險。真正的保險,例如最簡單的汽車保險,保費與保險涵蓋範圍成正比,保費與被保險人出險頻率成正比,保費與被保險人出險金額成正比。
換句話說,如果以真正的保險理念,去經營全民健保,那麼,除了極少數真正弱勢、真正赤貧民眾外,絕大多數被保險人,其保費都需和使用醫療資源頻率、耗費醫藥金額,正比連動。目前台灣的全民健保,顯然並非如此,而是朝社會福利方向經營。
反觀歐美國家,醫療保險就是保險,這些國家的民眾,除了極少數真正弱勢、真正赤貧者外,每個月所繳交的醫療保險費,每次上診所、赴醫院所繳納的診療、藥物費用,都遠遠超過台灣。
要解決健保鉅額虧損問題,政府必須先給健保一個明確定義:全民健保到底是社會福利,還是保險制度?定義明確之後,再根據相應的原則,解決健保問題。
若政府認為,健保就是保險,那麼,必須貫徹立場,對社會大眾講清楚,改掉老百姓「健保是福利」的觀念。
如果,政府認為全民健保是一種社會福利,那麼,就須重新全盤規劃、調整整個社會福利體制,縮減其他福利支出,全力力挺全民健保。國家財力只有那麼多,不可能分散運用,同時支撐多項社會福利。如果要力挺全民健保,就必須收縮其他社會福利支出。
台灣目前的景況,經濟雖然不景氣,財力也不比從前,但傾國家餘力,支撐一個全民醫療社會福利,還是足足有餘的。
其實,上述道理,政府也知道。問題是,台灣是選舉社會,有哪個黨敢得罪選票?所以,其他社會福利不敢砍,也不敢按保險方式收健保費。於是,爛攤子只好繼續擺爛下去,健保財務黑洞只好繼續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