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論壇就三大領域開講,分別為交通、精密製造以及事業轉型三大環節,其中交通領域由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擔任引言人分享交通科技產業化,他認為雖然以成車產業而言,台灣並非相當出色的國家,但以整體的生態系而言,台灣絕對是走在最前面的,尤其在電動車和自駕車成為未來趨勢的狀況之下,台灣可運用在車載資通訊和晶片的部分,針對不同車廠類別來個別研發設計,創造不同的商業模式和提升整體的效能,創造產業轉型升級,以達到永續低碳的可能。
而車王電子董事長蔡慶裕也談到,他認為當今首要的課題在於電動化,尤其在2035~2040年間,油車與電車將會出現黃金交叉的狀況,因此電動車的龐大生態系,將會成為未來兵家必爭之地,從車輛生產的元件,到充電系統,都是要去爭取的部分,而除了傳統的私家車之外,大眾運輸的電動化也將是重大目標,像是電動巴士也是其中之一,國內的華德動能公司,就是台灣第一家電動巴士公司,擁有電動巴士自主設計開發的資格和成功的在國內運行超過兩百部的電動巴士,算是相當成功的範例。
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則認為,智慧交通產業的議題其實已經行之有年,以光陽為例,1999年就曾經推出第一輛電動機車,但因爲技術不成熟,所以失敗告終,而不僅是光陽,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在當時就挹注資金到這一塊,但都要直到特斯拉的出現,才真正的讓「電動車」成功的創造出自己的商業模式,而特斯拉之所以會成功,他認為是成功的運用四種包括有容乃大、借力使力、資本運作、技術沈澱的發展模式,和傳統產業是有很大的差異;而智慧交通產業的發展方向,也由單純的賣東西給消費者,轉變成如何提供消費者完善的體驗,所以大家需要用全新的思維,去打造更為新穎的產業生態鏈;而以光陽為例,就是額外創造一個金庫資本,針對國內外的相關新創產業進行投資,同時評估市場,在中國、東南亞、印度這三個囊括超過全球二輪90%的地區,進行重點式的深耕佈局,最後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光陽本身的轉型,我們將製造和服務二者合而為一,利用MaaS(Manufacture As A Service),將整捆打包賣,面對無論是B2B或者B2C,都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其實單就交通議題而言,可以看出未來目標不外乎是:電動車、數位化、整合資源,這也是很多企業在這幾年致力發展的目標,像是光陽所推出的IONEX以及金庫資本,就是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所成立的,在發展層面上,也成功的一步一步的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