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系統是由數千顆或數萬顆鋰電池模組,依照容量與充放電需求串併聯而成,可以協助電力公司(例如台電)在缺電時供應電力,也能讓綠建築或建置太陽能板的企業達成高比例自主供應電力,而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則是儲能產業另一個重要支柱。由於需求龐大、成長快速,目前歐美先進國家和中國都積極發展儲能產業,不過,今年儲能系統在國際上出現6起火災,安全性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業者估算,台電明年的儲電需求約10兆瓦,後年將呈現10倍數成長,達到160兆瓦,以政府設定要建置1吉瓦的目標來看,市場規模就有6,000億元,再加計政府要求用電大戶企業必須加裝儲能設備,以及中油預計把加油站改成充電站的需求,未來3到4年台灣儲能系統商機將超過1兆元。
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分析,「過去太陽能發電後是將電送回台電併網,再由台電分配輸送到其他地方,但是會在傳輸過程中出現電力衰減;另一方面,在太陽下山以後,太陽能的供電就會中斷。如果能夠建置儲(電)能系統,在太陽能發電時儲存電力,就可以讓電力最有效率地在當地使用,彌補電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太陽能中斷的時候也可以支應電力,扮演不斷電系統的角色。」
不只聯合再生轉型攻儲能,台泥日前在董事會通過斥資54億元,計畫在宜蘭蘇澳廠與花蓮和平廠各建一座超大型儲能系統,容量分別是87.5兆瓦和250兆瓦,後者的規模等於是彰濱系統的50倍,儲能市場未來的成長力道由此可見。
其實,儲能在國際市場早就大爆發,包括特斯拉、LG和Panasonic都積極搶進儲能系統商機。以LG為例,今年9月替美國加州完成的儲能系統,可提供當地30萬戶家庭用電,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儲能系統,這項計畫持續擴充中,目標是要建置750兆瓦的規模,為超過100萬戶家庭提供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