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今(1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應留應隔夜醉與無自覺酒駕問題。據道安會統計,由於提高酒駕罰則,近年酒駕肇事致死、傷害人數已明顯逐年下降,但今年1至9月酒駕案件導致受傷人數減少590人、下降7.1%,但酒駕死亡人數卻較去年同期增加28人,增加13.7%,顯見仍有少數民眾心存僥倖,忽略酒駕的危險程度。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指出,近年還經過社會各界努力,酒駕事件死傷確實有減少,且自2019年酒駕修法後,達到一定程度的嚇阻及宣導成效,但細究酒駕肇事的時段發現,16時至20時占全天候各時段的比例近26%,而20時過後至凌晨0時比例亦占22%。陳彥伯在歲末之際加強向民眾喊話,酒駕零容忍,勿存僥倖心態,且要有充分休息,避免意外觸法成為酒駕者。
對於16時至20時被列為高風險時段,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理事長鄭健發表稱相當吃驚,認為顯示民眾對酒精知識缺乏正確觀念,諸如各品項酒類飲料的酒精含量、酒精在身體的代謝及影響酒駕之酒精範圍值,因此宣導年終聚餐無自覺攝取含酒精的麻油雞、薑母鴨,導致無自覺酒駕的危險,建議民眾可尋求代駕、計程車等服務。
台北市交通大隊員警陳德威和顏焌岳也分享執法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取締因前一天飲酒,睡一覺後,以為就不算酒駕違規,結果攔查到時酒測值超過標準,建議民眾飲酒須有自覺能力,了解酒精代謝需要時間休息,並應嚴格管理酒後第2天的行程」。交通部最後也呼籲,品嘗含有酒精的料理可能會悄悄在身體發會作用造成判斷力下降,若前1天有較多的飲酒,隔天也建議不要自行開車或騎車,可乘坐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或他人的車輛避免酒駕。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